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4节(1 / 2)





  半片紫貂斗篷摆曳在路径之上,步子里蕴着万丈高的壮志豪情。就在今儿早朝,宋追惗因判乱有功,圣上亲旨,升任其为吏部尚书,官居二品。

  这厢进屋时,脸上还漾着潺潺笑意,兴许是得此大喜,只待丫鬟上前替他摘了斗篷退下,他便揽过张氏落在自个儿的腿上,一臂将她兜在怀内,“听下人到御史台传话儿,说是你害怕,我就抽空回来了。大白天的,这屋里又这么多丫鬟陪着你,你还怕什么?说来我听听。”

  一片镏金锻的银杏叶在张氏头上晃过,只见她扭转身,捏着帕子将腮边加厚的脂粉蘸过,由嗓音里滚出一句敷衍的话儿,“没什么,你回来了,我就不怕了嘛。”

  随她沉淀砂砾的声音,宋追惗也重叹一声儿,将她转过来,仰着望住她,“我晓得,你是为你娘家的事儿犯愁。实话同你说,这些日子,我也没少为他们奔走,但延王现呈的口供摆在那里,又是圣上亲自定下的罪,叫我也没了法子。万幸的是,我之前将你放在这里,不然连你与书儿也要牵连了进去。”

  张氏仍旧软着骨头没说话儿,将一双眼只掠过他望向后头一堵冰冷的墙,那眼里头从前少女一般的神采似乎俱随昨夜的雨流干殆尽。

  没由来的,宋追惗心里骤然有些发慌,一掌在她背上轻拂着,一掌包裹住她一只手,“虽早没了泰山泰水二位大人,只剩下舅兄一房,但你向来同他关系好,眼下这种境况,你心里必定是悲痛,我都晓得、我都晓得。可你想想,你早已是我宋家的人,是这府里的三品诰命夫人,你是宋张氏!”

  恍然见得张氏漫不经心地随眼角细纹溢出一抹笑意,皱起脸上层叠的脂粉,苦不堪言,“平白说这么多做什么?我又不是不懂道理。”

  那笑容越深,脸上的淡纹越发明显,映在他眸中的浅影,不再是从前雍容华贵得如牡丹一样的妇人,似乎已媪媪老矣,“定的什么时候问斩?我好去送一送。”

  “明年七月。”

  呼吸凝滞一瞬后,她又笑开,指尖绞起他一缕乌发,一圈圈软软绕来,宛如绕不尽的爱与怨,“我记得,第一回是在我父亲的寿宴上见着的你,当时好多人,我在廊檐上远远儿地就瞧见你,觉得你丰神俊朗、英姿勃发,比那一圈儿糟老头子神气多了。后来我同父亲打听你,才晓得你就是当初那个娶了娼/妓做妻子的小公爷。别人都议论你寡廉鲜耻辱没门楣,可我却觉得你重情重义顶天立地。”

  少女的荣光最后一次在她眼里绽放,随后开始徐徐凋零,剩下的,是有迹可循的残叶,“你瞧,一晃眼,这么多年过去了,书儿也长这样大了,你却一点儿也没变,还是当初那样年轻。……但我老了,有时候,我看着你,总想着你为什么一点儿也不见老,莫不是有什么驻颜之术藏着没告诉我?”

  这问题的答案,她恍惚在这段时间里已经寻着了——大概是因他永远马不停蹄地在仕途之路上奔波,不愁不怨、无爱无恨。但她却将这答案缄默于口,不愿打破眼前柔情脉脉的幻象。

  得到的,是他浅淡的一句玩笑话儿,“大约是随了我父亲吧,他老人家也不大出老。”

  相视一笑后,宋追惗抖膝轻轻颠她一下,沉稳的神态里难掩一丝喜色,“我告诉你,今儿早朝,圣上下令升我为吏部尚书,大概过些时日等叛党尽除后,一并连你也升至二品诰命。我晓得你伤心,特意赶着回来告诉你,好让你也高兴高兴,如何,现下心里舒坦点了吗?”

  “高兴,”张氏抬了两个臂膀,软软地搭在他肩上,即便眼中星火不在,却也仍旧能迸出一个枯瘪的笑来,“你能升官儿,我自然为你高兴的。”尾后,她将残酷的真相随浪头滔天的眼泪一齐压了下去。

  61. 年关  红光艳景

  春风得意的宋追惗在张氏这一院陪了一下午, 一同用过晚饭后,方往她额上一吻,浅浅地脂粉如扑鼻梅香, “你先歇着, 我还有些公文没瞧, 要去书房耽搁一会子,晚些再来陪你。”

  勉强如天色的笑在张氏脸上绽开, “夜里冷,老爷将那斗篷笼在身上,可别受了寒气。”

  他们辞过, 宋追惗的衣袂随即便沉入一片鸡蛋黄的日光中。日有半沉, 风有骤紧, 半片红光由西面山头撒出,宛如美人滞在门外的半阙彩帛,拽不住的水有无尽之流。

  去到书房时,远远已见宋知书的身影候在门外,长长的斜阳将他那一抹幽蓝的直袍拉在棂心门上, 萧瑟如斯。

  随着宋追惗坚缓地蹒步, 他已迎上前来,恭敬地行礼, “给父亲请安, 我想着父亲必定是勤勉公事的, 便来这里等着了, 父亲可用过晚饭没有?”

  “劳你挂心, ”宋追惗一手吱呀将门推开,月白的衣摆如飞鸟掠过门槛儿,里头是空旷的满室烟尘, “你有什么话儿要说?说过也好回去读书,成日间游手好闲成什么样子?”

  宋知书紧跟其后,待他在书案上落座,方撩了兜着双环佩的衣摆拜伏在地,“父亲,儿子今日来,是有一事相求,请父亲务必应允!”

  威坐上,宋追惗只是扔下手中一方公贴,两手扣在案上将他望住,待他往下说来,“父亲查处乱党,已羁押官员众多,恐怕御史台也快关不下了,不如就将岳父大人轻笔带过,留他一条性命?……儿子明白,圣上钦点父亲查这个案子是信得过父亲,您不想有任何徇私之举也属情理之中。可说到底,岳父大人不过就是送幅画儿拍拍延王的马屁,并未做什么谋逆之事,还求父亲高抬贵手!”

  残阳在他身上渐逝,一寸寸不留情的收回余光。他在轻烟慢尘中,就这样为楚含丹在这位令他心灰意冷的榜样面前下跪、低头。

  宋追惗泄出一缕笑,黄昏的光澄澄地将他的脸分作两半,呈现出山与河清晰的分界,“你也明白其中的厉害关系,如何还来求我?你这岳父在官场中向来是出名的奴颜媚骨,朝中早有人看他不惯。眼下人人都将眼睛盯着我,你却要我放了他?即便他没有谋逆之事,也是擦不尽的污水,若我放了他,岂不是留了个把柄在别人手里?”

  一抹催颓的笑意在宋知书眼底荡开,晕出一片浅浅的辛酸,“的确是叫父亲为难了,可儿子相信,只要父亲想抬这个手,一定是有法子的。”随后,他站起来,朝书案靠近一尺,沉寂在脸上一抹断巷残潢的色彩,“父亲就当是赏我的吧,当初延王一一将景王这党的官员都桎梏于掌中,唯独漏了父亲,父亲以为是为什么?还不是儿子从中斡旋,儿子舍了前途,心中所求唯剩一个家宅安宁,父亲就不能成全我吗?”

  他坦荡的与宋追惗相对,在这一刹,他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儿,擎天底下所覆的是他的妻子。

  闻之,宋追惗先是重眉深锁,前后思忖一番,又笑开,“罢了,楚家与咱们家到底是个姻亲关系,我就当是为了你。过些时日,我就将他放了,不过眼下风头正紧,怎么也得罢了他的官,这已是尽善,你且回去吧。”

  这厢踅出去,才到廊檐底下,迎面便撞见宋知濯,不为别的,亦是为了替这位楚大人求情。

  两人相撞,先是宋知书收身行礼,眯着眼像只狐狸,“大哥,听说大哥好了,我这个做弟弟的竟然还没抽得空去瞧瞧,真是该打!今儿瞧见大哥已经行动自如、神采奕奕,二弟心里也颇为高兴。”

  “客气了,”宋知濯略抬下巴,朝他点过,隔三尺距离。他恍惚还记得,小时候宋知书总爱跟着他,形容似把他当做榜样,学文学武,无一不从。眼下,似乎已隔了经年之远,“父亲在里头吧?我来找他老人家说句话儿。”

  残光已收,宋知书笼在一片幽蓝的昏昏沉沉中,他摆了袖,随手做出礼让,“在,大哥进去吧。”

  当临进门内时,宋知濯扭头回望,只望见他渐行渐远的一个影子,在几棵老槐树底下高昂着头颅,颇有些文人风骨。半晌,他泄一抹晦涩笑意转入门内。

  屋内才有丫鬟点过灯,宋追惗在台屏之前、辉煌之下执笔判文,听见脚步,他搁笔抬首,只等着人过来行礼。

  “给父亲请安。”宋知濯笼了白狐毛袖口深深作揖,一件灰色圆领袍将他衬得内敛而稳重。

  还不及他再开口,宋追惗先摇首一笑,“你也是来为楚大人求情的?不必说了,你兄弟前脚才走,也是为的这事儿。我晓得,你母亲同楚夫人有些交情,我也虑到这里,不看僧面看佛面,故而我已应下了。”

  随后,宋知濯蹒步而上,浓眉隽凝,“儿子先谢过父亲,只是儿子今日来,是为这个,也不全为。”言着,他再度行礼,“儿子有一事想求父亲应允。听闻延王谋逆,牵扯党羽众多,想必这一查下来,罢官免职的不少,既有空缺,儿子想求父亲替我在军中谋一个职位。”

  恰逢丫鬟奉上一应茶点,宋追惗指他坐下,自行端茶呷一口,蹙额淡淡,“这就奇了,你虽从前跟着赵将军学过几年兵马骑行,可也是自幼饱读诗书,如何不等着考个功名做个文官,反而要从军?要知道,这一介武夫熬到顶天,也不过是个三军正使,文官才做得那一朝宰辅。”

  东墙临窗下,宋知濯坐在那里,端正笔挺,头顶上悬一个“志存高远”的草书字帖,照耀着他仿佛光明的前程,“儿子细思来,一则儿子自幼爱武,二则既为朝廷出力,当不论文武,俱有用武之地。三则,眼下空缺较多,正是个大好的机会,儿子不求多大的官职,愿意从一个小小的武翼郎做起。”

  摇上望去,宋追惗沉靠向拓玄鹤的椅背上,两个指端轮回在案上缓敲,半晌,骤然落停,“既然是你的志向,我也不便再多说你什么。回头我安排一下,想必军里也不会不卖我这个面子。这也好,也叫你两个弟弟看看你上进的样子,激励他们也奋发图强。”

  夜兜头而下,宋知濯回去时,有小丫鬟替他引灯照路,步子在无边的夜踱出沉闷的回响,每一步,都踏得稳若磐石。若想在这盛世助穆王立下不世之功,他得先靠近权利的风暴。而这风暴于他,莫如这脚下三尺幽明之光。

  光一掠,即到了年关时节,梅开二度,春在眼前。院里的山茶娇媚地开在院墙之下,蹭着一片光鲜的日头。

  而对过一面,槛窗上爬进的一片暖阳里,有明珠慵慵地蹭着。她托腮在窗台,后头蓝缎布鞋尖儿在裙里惬意晃荡着。桂枝上压着雪,偶有朔风掠下零星雪花,落在她发间,她垂首再晃荡下来。

  一切恬静得宛生白发,直到院门儿吱呀被推开,与她共白首之人跨步进来,远远地,手里晃着一串热辣辣的红,冲她嚷,“小尼姑,你瞧这是什么?”

  他罩着霜白的袍,与雪光一色,衬得手上那一串颜色几多艳丽。明珠弯眼一笑,捉裙一路辗转萦纡,直奔进梅花儿底下,纵身一跃,砸进他怀里,“是糖葫芦!”

  她穿了浅草绿的雨花锦氅衣,里头罩一袭嫩松黄的襦裙,打从门里蹁跹而出的那一刻,宋知濯只觉是一片刚抽芽的柳叶纷飞,令他怦然心动。

  他一壁将她圈住,握着糖葫芦的手远远抬开,生怕糖浆粘带了她的衣裙,“我好不好?”

  “好!”明珠笑得比墙角的山茶还明媚,仿佛展眉间就到了春分,“我正想吃这个呢,小时候,一到年关走街串巷卖这些玩意儿的小贩就多了起来,每回我都盼着我娘给我买。眼下满府里开始张灯结彩,红艳艳的颜色老让我想起这个。可巧了,你今儿竟给我买了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