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3节(1 / 2)





  一字一叹,音落之时,已有沧桑下泪之态,把明珠僵在坐上,不知如何作答是好,只好掣裙再拜,“老爷太客气了,这原就是我的分内之事,我一个山野丫头到了这里,一应吃喝不愁,穿的用的都是见也没见、听也没听过的,是我托了少爷的福呢。”

  “休要这么说,有你这个媳妇,才是我们濯儿的福。”宋知濯一壁言,一壁端了盏轻呷一口,这才将眼落到宋知濯身上,“濯儿,我这个做父亲的,心里自然晓得你这几年受了不少苦。上次闹出那桩事儿后,我已将前事尽知,太夫人那边儿,我也教训过她了,她也已知错,我想着,家丑终究不可外扬,她该领的罚也领了,你就别怪她了,啊?”

  灯影微颤,火光在二人眼中跳跃,谁也瞧不出一丝晦涩之态,“父亲放心,事情都已过去了,儿子如今也好了。况且,太夫人为这个家操持了近二十年无不尽心尽力,大概也是受了哪个下人的挑唆才做下这种糊涂事。她是长辈,又是母亲,纵然有错,我做儿子的怎么好去计较呢?”

  “好、好,你这病好,倒是比从前懂事了许多,为父也甚为欣慰。”宋追惗沉缓叹后,转尔说起,“眼瞧着身子一日比一日好起来,也成了家,倒是别把书丢了,还该依旧捡起来,等过两年,好好儿的去考个功名回来,给你二弟三弟做个表率。”

  换作从前,恐怕宋知濯也不得习惯他这“慈父”之姿,但眼下,或许是晓得他伪善的面目下裹的是怎样一副豺狼野心,他反倒有些理解他这些作态了,“父亲放心,儿子必定刻苦勤勉,以待来日光耀门楣。”

  “好、好。”

  慨叹数声后,由丫鬟执灯引路,宋追惗自行离去。残月下,照着他坚缓的步伐,年轻挺拔的身姿融在无边的夜色中,肩上似乎背着什么、沉重不已。

  不知何时,这些儿子已经与他比肩、齐平,眉眼中藏着他的影子,在这段流逝的时光中,他几乎从未抱过、甚至真正地关怀过他们。某些时刻,他也会想,这些儿子对着他,是否真的有敬有重,是否如他,“父慈子孝”只是一场精致的表演?但更多的时刻,他的心绪是被仕途功名填满的,至于门扉后头或失望、或期盼的目光,他无心顾及。

  门扉前,是宋知濯久柱的身影,再后,有明珠摇曳裙边儿。她上前两步,将一只柔荑钻进他牙白银线云纹的袖中,找到他的手,并握住,“进屋去吧,在这里傻站着做什么?怪冷的。”

  如霜月光照着他回首,那张脸上,满是落寞与辛酸酿成的一个笑,“每回见到他,我总觉得奇怪。呵…,你猜我奇怪什么?”

  三朵骨里红梅在明珠头上灿烂地开着,开出一段悲切地心绪。但她只是拉着他进屋入帐,温柔地拂过他枕在裙上的发顶,听他将心中的愁苦倾来,“我母亲虽然不是死在他手里,却是因为他的漠视与放任才死在小月娘亲的手里。不知道真相的时候,我只是觉得他这个人有些冷血自私、薄情寡义,导致我们父子之间总不够亲近。但当我知道真相后,我才清楚的知道我恨他,这几年里,每天都恨他,甚至每天我都在想,我要站到比他更高更远的位置上,让他在我面前低头、忏悔。”

  头上的手轻柔地拂过鬓角,宛如一层薄薄的霞影纱,兜起他跌落的一颗心,“可一见他,这恨里头,好像还有别的什么掺杂着。想必血浓于水,莫过如此,甚至每一回,我都想当面锣对面鼓的向他问个清楚,问问他对我这个儿子、对我母亲、有没有一丁点儿打心底里的喜欢和在意。”

  倏而,炭盆里“噼啪”一声,像是他的心,破碎出一条细微的裂痕。他翻过身,一双蒙了水花的眼笑意盈盈地将明珠睇住,少顷便由眼角滑出一滴温热的泪落入耳畔,“我是不是很没出息?”

  斗帐之中,住着这样一对天涯沦落人,他们看过彼此最顽强与最脆弱的地方,亦点收过对方的残破与圆满。没有人能比明珠更懂得他这种复杂的爱与恨,看着他的泪,她骤然明白了,或许是因为骨血之中,本身就融着天然的爱,即使经年蹉跎,它也如顽疾一样存在着。

  她用手指替他搵过泪痕,脸上绽放似四月的樱花儿一样和暖的笑意,“我从前同你说起我娘,你不是告诉我,想不通就不想了吗?如今我也拿这话儿来劝你,这世上想不通的事儿太多了,头一件就是这档子爱恨纠葛。你瞧万人之上的皇帝爷,不是一家子也闹得头破血流的吗,未必咱们还能强得过他去?”

  尔后,她埋首而下,蹭着他的鼻尖,春风一样温柔,“你能在这里避开那些阴谋算计重新站起来,还能替自己谋划出另外的出路,怎么能是没出息呢?在我心里,你比万岁爷还威风,比诸天神佛还厉害!”

  此言此句,仿若是促情浓药,下一刻,宋知濯便撑起来,在她迷懵的眼底将她反兜住,印上一吻。片刻地对视后,吻化作缠绵的丝线,流连地卷着二人缓缓沉淀入一个温柔的漩涡。

  这是一张红锦鸳被变作的地网,笼着明珠一颗砰砰跳动的心,慢慢地,网将她托至一片湖上,指尖是晚间炙热黏湿的夏风,阖上的眼皮前,恍惚是一线黄昏。

  他的指端与唇所能达到的每个角落,无不能掀起颤栗的山风。而当他楔上的那一刻,山风骤然卷带莲叶,摇晃菡萏,随后,伴着温柔的捭曳,她似乎渐渐沉入潮湿暖和的湖心,涟涟波纹与清荷碧叶之下,细水滑过她的每寸肌肤。一切如同一个潺潺水花的漩涡。她在坠入中发出婉转的叹息,为这寒冬夜里的仲春。

  窗外,微于疏竹上,时作碎琼声1,繁玉之声下,是宋知濯细碎的浅吟,低低的,如深渊下空明的回响。他穿越在一条从未有人踏足过的幽径,这繁途上淌着汩汩的溪流,温热的东风裹着他,十几年所寻的归宿,似乎就在脚下。此刻他想,他愿意永远沉溺在这座仙宫,不必回转。

  当第一缕晨曦到达这间屋子时,恍惚铜铃微响,划入清帐,卷入冷香。宋知濯已经醒来足有半个时辰之久,在这断静谧安详的时光中,他什么也没做,只是偏低了头,看着怀中熟睡的鸾凤。

  她的眉黛青山、蓬卷睫畔、无不是云霞下凌波瑟瑟的一抹春池。

  他爱她,莫如一位君王爱他的山河。

  直到这片锦绣山河在滤帐后斑驳柔和的阳光中睁开眼,他仍是眉目含情的望着。明珠却蓦然被他盯得脸红,又回想起前夜一些混乱的片段,骤然翻转身,留给他一个妩然的肩头。

  “躲什么?”宋知濯扳过她的肩,见她双手捂了脸,从指缝中弯着眼。他笑了,一如得以封侯拜相后志得意满的一个笑,“小尼姑,你就真是我的人了,烙了我的印,以后翻山越岭,也走不出我的手掌心。”

  嗡嗡的,是明珠的捂在掌下的声音,“你也是我的人。”

  “这是自然,”他从锦被中抬出光洁的小臂递到她眼前,“你瞧,可不是你的印?你是我的,我也是你的,不论我走到哪里,线在你手里攥着呢,只要你一收,我就回来了,还在你手里。”

  明珠撤下一只手往他臂上一拍,佯作愠怒,“你没完了是吧?见天拿着这事儿说我,我又不是故意的。嗳,你下去,我要穿衣裳起来了。”

  浅淡金粉的一方宝幄罩住浓情,浓情在宋知濯脸上具体是一抹笑,一双眼,“你穿就穿呗要我下去做什么?怎么,你害羞了?”一壁说,一壁轻掀锦被沿着绵延的曲线往下探望,却被明珠抬手打断。他又颇有些浪荡地一笑,“咱们是夫妻,这有什么可害臊的?炭都熄了,地上怪冷的,真叫我下去?”

  鎏金铜盆中只剩灰白的炭与丝丝余温,烘得人喉头发痒。明珠抖荷一般的声音软软地由嗓子里囫囵滚出,“那你背过去,别瞧我,我不习惯。”

  她脸上绽开一朵木芙蓉初开的笑意,将宋知濯的心全然撩上枝头。他只能听她的,拨过马尾,赤着背转过去。

  眼前是触手可及的藕粉轻绡帐,恍神间,就觉得是她粉缎一样的肌肤,他伸出手掌,指端缓缓滑过那段帷幔,“好了吗?既没有个晨昏定省的,亦不用生火做饭,这么早起来做什么呢?”

  蚀骨的声音就在背后一尺,牵引着他的神魂跌宕,“不起来躺着做什么?倒把骨头都躺散了。我要起来学针线,今儿要绣一个如意头的帕子,等我绣好了,给你带着好不好?”

  他已经魂魄无主了,任她说个什么,都只是好。

  两情相好情正浓,在每一个脸红心跳中终于迎来今年的最后一月。这一月的开端,是随着宋追惗的一纸奏书,梅间落雪,震动朝野。

  据闻圣上发雷霆之怒,不及半月以同平章事童大人为首、宋追惗为辅等相关官员以猛虎之势追查出延王谋反的罪证。于贵妃寿宴的前一天,景王解禁,延王被囚,并将牵连其中的官员一应查处,而远在寿州的穆王请旨欲亲自带兵擒获曹仁,正道好一个风水轮流转。

  动乱之下,有事未平,一件是延州十万精兵悉数整编后,还有为首的曹仁在逃。第二件是被查处的官员中,有楚含丹的父亲,倒不是多大的事儿,只因是在秋天给延王敬献过一幅吴道子的画,便怀疑其有结党之嫌,被关进了御史台狱,大约罪不至死,不过是抄家流放之类。

  得知这个消息的第一刻,楚含丹便命人套了马车回了趟娘家,因还未定罪,除了楚父被羁押,府上一切还是照旧如常。

  方入府,一概人不理,急急地冲到母亲王氏院内。那王氏一连哭了几天,哭得个昏天暗地,鬓角也亦忽生白发。一见她来,忙拽了她的手对榻入座。

  髹红拓梅的锦榻上,王氏由掩襟长褂上牵出手帕,一壁下泪一壁将这些日的苦都倾盆而出,“我的儿,你不晓得,自你父亲被带去御史台大狱,我就吃不下睡不着,一连几天,我东家走西家奔的打点了礼去求人,可旧时你父亲那些所谓至交,不是称病谢客就是推三阻四,我不知腆着脸说了多少好话儿,只不中用,个个儿都恨不得离得八丈远。”

  语中道不尽的世态炎凉,尽数又由眼中滚出,“这都怨你父亲啊!我时常劝他,老老实实地做他的官儿,不要总想着投机取巧的,他非将我话儿当做耳旁风。任他哪位王爷,亲了这个,就疏了那个,随便一个也是得罪不起的,胳膊哪里拧得过大腿呢?你瞧,这不就栽了跟头了?”

  那手心托着手背,直拍出个大势已去的架势。然不过一瞬,她捏着帕子横抹一把泪,像是在苦海中瞧见一根浮木,“我的儿,我听闻主审这延王谋逆大案的,就是童大人与你公公。童大人向来与咱们家没什么来往,咱们求不上,好在还有亲家在,如此风口浪尖上,我不好登门,倒还得你去说,横竖你们是一家人,他不好不卖你这个面子。”

  楚含丹面上亦是泪珠涟涟,绞着一张腊梅白绡绢在手,左右揩着,“我也想去,可自打出了这事儿,公公就连着半月没归家,我上哪里求去?母亲先别急,这么大个案子,想来一时还审不到父亲身上来呢,想必忙过那些要犯,公公能得空回家,届时我再去求。”

  “眼下也没有别的法子,就只能靠你了,我的儿,你务必要将这个事儿办妥。”

  王氏悲懑难当,又无别的出路,只将希望尽付与此。娘俩对着又哭一阵,把个晴好的天哭得乌云倾顶。

  回去时,浓云滚滚,看样子势必有一场大雨要下。不过一刻又有天雷初过,轰得京城人心惶惶,更轰得一座太湖石险些崩裂。

  太湖石前,宋知书蹒步行过,甫进屋内,张氏便急迎出来,掣了他湖蓝浪纹袖口急急踅入里间,还不待落座,就将一双凝重的目把他望住,“外头可是出什么事儿了?你父亲又好些时没到我这里来,丫鬟说,他已有半月未归家了。”

  “父亲且有得忙呢。”宋知书撩了衣摆将腿盘在榻上,端茶细抿一口,“如我所料,父亲参了延王一本,所查属实后,圣上又委派了童大人与父亲一同查处余下乱党,曹仁在逃,他手下的兵已悉数充到穆王麾下,瞧着架势,舅舅是翻不了身了。”

  屋内昏鸦的光,罩住张氏雷鸣心惊的脸色,宋知书缄默一瞬,还是直言相告,“母亲,我说了您别哭。舅舅已经下了台狱,圣上亲自定处,判其‘结党谋逆,永禁台狱’,一并连张家俱都定了谋逆之罪,判得‘满门男子问斩,女眷充为官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