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三章 “凤仙”去世(1 / 2)

第三章 “凤仙”去世

ps:原创小诗犒劳订阅正版的书友

一九零七,又是一个春天,新柳吐了嫩黄的芽,万物生长。天气渐暖,尽管北风中,还有些凄厉的寒意。北京城的雪,都融化了。宋骁飞接到陕西民政长黎元洪的加急电报,说凤仙姑娘已经快不行了,想见他最后一面。当年的政治协商会议,还有些日子,宋骁飞便赶去西安,见她最后一面。

宋骁飞的专列,到达西安,黎元洪带了两个便衣随从,亲自到车站迎接。因为宋骁飞提前打过招呼,便衣出行,不惊动当地官员,所以车站里很少有人知道,大总统来了西安。出站时,宋骁飞穿着一件黑色的皮裘衣,面无表情。自从去了北京,他和凤仙姑娘已经快十年不见。没想到,再见时,她就病危了。算算年纪,她还不到四十岁吧。人生还真是如梦,有时不知不觉,就到了梦醒时分。

随着年纪的增长,宋骁飞心里,也并不十分清楚,自己当年是否爱过凤仙姑娘,也不知道凤仙姑娘是否喜欢过他。对凤仙姑娘的情绪,很多时候,只是一种淡淡的欣赏罢了,对于她的存在,感到亲近喜悦。在这世界上,有一个人,和欧阳小雪长得几乎一模一样,这真是一件难以琢磨又十分有趣的事。他去见她,一来出于恻隐之心,二来,他也有点怀念自己年轻时候了。每个人都是这样,有时候你想念一个人,实际上是想念自己年轻的时候。人生天真单纯的时间,如白驹过隙。年轻就是资本,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做事全然不用去考虑后果。不像现在,职位越高,能力越大,肩头的责任就越大。

去罔极寺的马车里。宋骁飞的脑海里,浮现出王羲之《兰亭集序》中的几句: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他不禁叹息道:“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岂不痛哉!”

宋骁飞的马车到罔极寺时,已是傍晚时分,西天的晚霞落下的最后一抹红晕。寺门外左右两侧,是一对貔貅,为唐代石雕原物。两只鼓起的石眼栩栩如生,石门前,高挂起两盏桔黄的灯笼。

黎元洪早就把一切安排妥当。宋骁飞随着他到了后院的西厢,凤仙姑娘就住在那里。这十多年来,她一直蛰居在这罔极寺里带发修行,此寺有1300多年的历史,是唐朝镇国太平公主为母后武则天祈福而修建的皇家寺院,寺名取自《诗经》“欲报以德。昊天罔极”之句。

寺院并不大,古朴清幽,进山门往里,是三进房,大致分了东西两厢,东边是佛门正殿,西边为比丘尼功课。歇息之地。顺小道向北去,左手边一块空地里,中间有一根石柱,刻有“般若波罗密心经”。在西边的厢房里。凤仙姑娘没有穿素服,而是着一身白底蓝花旗袍,怀抱一盏琵琶,端坐在房里,素手轻拨,歌声婉转:“山青青,水碧碧,高山流水韵依依,一声声如泣如诉,如悲啼。叹的是,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一曲《知音》自她口中唱出,幽幽怨怨,如诉如泣。

一曲终了,宋骁飞在门外伫立了半响,推门进去,凤仙姑娘站起身来,走上前行礼。她的嘴唇惨白,说起话来,咳嗽不停,不时还拿手帕捂住嘴,还是一个纤弱的江南姑娘形象。

自进得房来,黎元洪等人便退下了。宋骁飞望着凤仙姑娘那张小脸,他们中间隔着那十年,却还是如此熟悉,就像他和欧阳小雪,隔着时空,却还没有忘记。人呀,有时就是这样,从来就不会失忆,只是一时想不起来了。

房间很清雅,檀香袅袅,风铃叮咚,漪兰清华,湘帘幽静,砚台已洗,卷轴未开。宋骁飞看了一眼凤仙姑娘苍白的脸,关切问道:“吃过西药了呀?”

凤仙姑娘说:“没用的。我的病,在心里。”

“还是去看看吧,西医里面,有心理医生,可以治心病的。”宋骁飞端坐着,与她随意地喝茶聊天。

“不了。我的病,由天不由人。”凤仙姑娘对宋骁飞说:“这么多年未见,你看起来还是这样年轻。感谢你这么老远来看我。”

宋骁飞问:“凤仙姑娘吃斋念佛,孤灯残卷,真的过得好吗?”

凤仙姑娘说:“日子,就这么过吧。有些事忘了,有些事,始终忘不了。有时候我以为我忘了,可是,天一刮风,或者梧桐树上响起雨声,记忆又复活了。有些东西,是天天吃斋念佛也忘不了的,有些东西,刻骨铭心,比如,皇三爷的笑,带着忧郁的,挂在嘴角,若有若无。”

两人漫无边际聊了一会,凤仙姑娘点破了他们之间的窗户纸:“你为什么不告诉我,当年皇三爷已经将我的卖身契,交由你了?”

宋骁飞说:“你怎么知道的?你还没有忘记他?二十多年过去了。”

凤仙姑娘说:“忘记是痛苦的,从前如是,今天也如是。以前的痛苦是因为记不起,今天的痛苦,却是怕自己无法忘记。你别管我怎么知道的,你告诉我真相吧。我不想带着遗恨离开这世界。”

宋骁飞仔细地打量起眼前这个清秀的女子来,眼前的佳人,不施粉黛,吐气若兰,眉宇间分明还带一份清高傲冷,她像是山涧里的一丛幽兰,一树寒梅,可惜,宋骁飞已经感觉到房间里回光返照的气息。宋骁飞叹了一口气,说:“告不告诉你真相,有什么区别吗?你的心里住着亡人,知道了真相,反而徒添最后的烦恼而已。”

凤仙姑娘摇摇头,眼中流下泪来。说:“我若错爱一生,如何能甘心去九泉之下。他若不是真心爱我,我的付出,岂非可笑。到那时再知道真相,于我,也是一件极其痛苦的事吧。”

宋骁飞喝了一口热茶,慢慢说道:“爱不分对错。你太爱一个人。无异于奔向烛火的飞蛾,奋不顾身地燃烧,只为求得一时的光与热,但这便是真正的爱呀。若太计较得失,那便不是真正的爱了。”

凤仙姑娘点点头,轻叹道:“我的人生。假如不曾和皇三爷相遇,我还是那个我,偶尔做做从良的美梦。我不会了解,这世界,还有一个他这样的人,让人回味,让人心醉。假如人生不曾相遇。我不会相信,有一种人,看第一眼就觉得温馨。”

宋骁飞说:“嗯。女人一辈子,只会爱上一个男人。这是女人的悲哀,也是女人的幸福。所以当年,即便我真拿了你的卖身契,也会心知肚明,不忍心把你从梦中叫醒。有时。你很爱一个人,其实只是你自己的事,像一出独角戏。他爱不爱你,其实不重要。到最后,最感动的人,是你自己。可是,有什么关系。不是你自己所选的吗?”

凤仙姑娘说:“是的。人生如梦。有些爱,我们年轻时,并不懂得;而懂得的时候,我们却不再年轻。”

宋骁飞说:“你很勇敢。在这世界上。我一直都不敢太爱一个人。因为那样,会失去自己。缘起缘灭,总有一定的因果。人生在世,如果你喜欢的人,恰好也喜欢你,这该是多大的缘分和幸福。所以,不要再问我真相了。对爱情来说,真相,有时候并不重要。”

凤仙姑娘知道宋骁飞不会告诉她真相了,便抱着琵琶,对他说,你远道而来,我为你演奏一曲吧,于是,她接着唱道:山青青,水碧碧,高山流水韵依依,一声声如泣如诉,如悲啼。叹的是,人生难得一知己……一曲唱完,她一口鲜血吐在了怀抱的琵琶上,身子一歪,安静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她的嘴角,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微笑,那笑容,仿佛还停留在十六岁。

窗外,一轮明月的清辉,照在这千年的古寺,宋骁飞感觉身上有点冷。他想起自己给欧阳小雪写过的一首小诗,题目叫《我知道时间终将老去》:

我知道时间

终将老去

可是,你的脚步

能不能缓一缓

我不想

这么快看见

你额头的皱纹

还有眼神里的沧桑

我希望上天

能给我们多一点时间

让我们在这

哪怕是不完美的世界

多一分眷恋的时光

多一分真挚的笑靥

我知道

时间终究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