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80章 振兴关中(2 / 2)


“武帝时期,朝廷又相继开挖了六辅渠、白渠、成国渠等一系列水利工程。”

“据说白渠建成后,谷口、池阳一带因有郑白两渠灌溉,竟成为不知旱涝的高产区。”

“当时当地,曾流行一首民谣,以歌颂两渠。”

“田于何所,池阳谷口。”

“郑国在前,白渠在后。”

“举锸为云,决渠为雨。”

“泾水一石,其泥数斗。”

“且溉且粪,长我禾黍。”

“衣食京师,亿万之口。”

“可以说早在秦汉之际,关中水利就以形成了以泾水、渭水、洛水为主的三大渠系。”

“这些水利工程,保证了关中富庶,是关中富甲天下的重要基础。”

“然汉末以来,关中水利工程不仅再没有增加,反倒一次次被毁于战火。”

“近百十年来,因政局动荡不安,关中农田水利,或无暇维修,无毁于战乱,最终使关中一直出于疲敝状态。”

“前秦统治时,丞相王猛奉命治理关中。”

“虽然其下令整修部分水利,但灌溉效果尚远远不如郑国渠,更遑论白渠、六辅渠?”

“因此,臣等以为,关中衰落之关键因素,便在于水利条件大幅度下降。”

“如此说来,只要恢复当地水利条件,就有望复兴关中?”卫朔激动道。

“唔……差不多是这样。”

“怎么?还有其他原因?”

“嗯,这个,臣等也不是太清楚。”

崔宏稍显犹豫道:“臣查阅资料时,发现关中地理环境比秦汉时要差。”

“原先秦岭边缘一带全是原始森林,而今除了秦岭大山深处以外,关中腹地已很少看到成片树林。”

“臣也不晓得,这是不是关中衰落的原因之一。”

“不过,据调查,树木减少后,关中气候条件比往年更恶劣,渭水、泾水、洛水等几大河流更是频频爆发水患。”

“嗯,玄伯公猜测很有道理,关中植被被破坏肯定也是关中衰落的原因之一”

“既然大家已找到了关中衰落的根本原因,不知有什么对策?”

“回主公,臣等打算从两方面着手,其中一个自然是大力整修关中水利。”

“经过初步勘测,臣等决定从整修成国渠,着手恢复关中水利工程。”

“成国渠?”卫朔若有所思道。

“然也!虽说成国渠修建于前汉中期,距今稍显年代久远。”

“但曹魏时期,因关中是对蜀战争之基地,出于军粮、漕运需求,曹魏曾对成国渠进行了两次扩建。”

“只可惜曹魏国祚很短,且其整修渠道不是为了农业生产,更多是出于军事需求。”

“故而效果并十分不理想,但却给河西复兴关中,打下了一个良好基础。”

“具体怎么做?”

“首先要整治成国渠渠道,该延长延长,该重建重建,争取让渠道恢复作用。”

“其次要设法增加成国渠水源,提升其灌溉能力。”

“为此臣等有两个设想,其一是引武安水入渠。”

“其二是大修六门堰,增引莫谷、香谷等水,以进一步丰富成国渠水量。”

“据估计,若此项工程顺利竣工,将可满足武功、咸阳、高陆等县农业生产。”

“今后关中将至少增加两万余顷良田,灌溉面积更将超越郑、白两渠。”

“好!就依诸位建议,朔这就给都护府去函,要求尽快调水利技术人员入关。”

“除了成国渠外,臣等还打算整修郑国渠、白渠。”

“不过,由于当下泾水含沙量大,整修效果估计不太理想,很难恢复到秦汉时辉煌。”

“即使如此,臣觉得至少也能增加一万顷可灌良田。”

“除了大力整修水利工程外,臣建议主公即刻下达禁止砍伐树木令。”

“为了进一步改善关中地理环境,臣还建议主公禁止在泾水、渭水、洛水等水道两侧开垦农田。”

“禁止开垦农田后,水道两侧土地应全种上树木,以此来预防水患爆发。”

“准,准,准!一切都依卿等意见来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