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九十二章段芝贵的野心(1 / 2)





  段芝贵到了齐齐哈尔之后,立即与程德全办了交接,巴不得马上行使他的权力。

  要知道,他争取这个机会是多么的不容易,将来的前程也是一片光明。

  他的恩主袁世凯是对他寄予厚望的,而他自己何尝没有一番自己的盘算?

  袁世凯的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之位已受到严重威胁,他开始希望能接掌东三省,是因为东北土地辽阔,离京甚远,可暂避政争。当初庆亲王奕劻原本亦内定袁世凯为东三省总督,不过慈禧却表示,东三省好比后门,北洋好比大门,袁世凯离开北洋,大门无人看守,徐世昌与袁世凯交好,去了仍与北洋一气,于是改任命徐世昌。

  袁世凯虽未得东三省总督一席,而由徐世昌出任,但仍可视为袁氏北洋势力伸张於关外。

  但对于段芝贵来说,意义却全不一样了。

  要是袁世凯出任东三省总督,那么他就是袁世凯手中的一杆枪,指哪打哪,徐世昌则没有袁世凯那样的威望,只怕许多事情要仰赖他,地位就不一样,将来的前途也不一样。

  对于北京城的报纸披露了他得官的丑闻,但他相信庆亲王与袁世凯有能力摆平此事,他的眼光反而着眼于当下,他很珍惜这次机会。

  临行前,袁世凯反复交待他,要引进美国资本开发黑龙江,最好是能提前做好与美国资本合作修建铁路的准备。

  日俄想要瓜分东北,利用外力,尤其是美国的力量来抗衡两国的渗透,使袁世凯心中的东北基本国策。

  收回漠河与瑷珲等地,李安生与林虎等人强势崛起,使得沙俄头痛万分,对黑龙江的控制力逐渐在削弱。

  袁世凯不仅要试图将沙俄遏制在中东铁路沿线,还要用铁路来分割俄国的权益。

  段芝贵刚一上任,便看到了李安生关于修建墨尔根到瑷珲铁路的报告,另外一叠文书,便是他刚坐上巡抚位子就急不可耐找来的黑龙江官银号的资料。

  是啊,他的确急不可耐,瑷珲城的收回,墨尔根古驿道修通在即,加上墨尔根与齐齐哈尔等地的开发,他忍不住想要赶来上任,看看能不能捞取些政绩与好处。

  李安生自己也没有想到,蝴蝶翅膀一扇,居然将段芝贵提前扇来上任了,要是在后世,段芝贵只怕还在路上慢慢走,还没等到齐齐哈尔就要给叫回京去,哪里用的着李安生提心吊胆,生怕段芝贵这些日子倒行逆施,破坏了大好格局。

  段芝贵是个热衷名利贪恋钱财的人,黑龙江发展工商等事也听说了,少不得要捞上一票。

  故而上来就要看看黑龙江官银号的运行状况,谁知不看则已,一看简直要气的跳脚,这收益远远不如吉林官银号,谁说黑龙江去年一派繁荣景象?

  李二愣!段芝贵从牙缝里冷冷的透出三个字,眼神里尽是刀锋般的锐利。

  “来人,将去年新办之金厂册簿拿来。”

  他忽然想到黑龙江去年声势颇壮的自办金厂,如今或许有了出产。

  黑龙江贫瘠人尽皆知,有油水可捞的出处可不多,金厂收益却是妥妥的,要是让他来经手,那么他为了得官的花销,不用多久就能回来。

  “什么?”

  可他不看则已,一看脸色都变了。

  新办金厂乃是官商合办,自然也有帐目卷册归入齐齐哈尔衙署内,但段芝贵只是看了这金厂章程与度支,便骂起娘来。

  股东分红太过优厚,这倒罢了,可四个小金厂的出产还要先满足两营兵马的军饷,因黑龙江新军筹办与黑龙江陆军讲武堂练兵处只是勉强尽了义务,有七成的款项需要省内自筹,正好,这些款项都由金厂出产的金沙来抵,而且还要付给黑龙江航运公司的运费,这很好嘛!由于新军所需款项过庞,导致原先的将军衙门以金厂收益为抵押,向黑龙江工商银行贷出款子补漏,金厂则用金沙向银行支付本息。

  这样一来,几年内金厂都没有收益直接递交到省上来,甚至黑龙江省府还欠了金厂一笔款子。

  那边几万人吃喝拉撒,金厂自身产出又丰富,想想都能肥了一大拨人,怪不得今年从关内来的流民罕见的群集往黑龙江而来,不少人甚至直接到墨尔根与瑷珲等地垦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