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春和景明第25节(1 / 2)





  妻子说:“我现在接到电话就害怕你知道吗?我觉得我明明都交代很清楚了,可他们还是不停的问一些根本就不需要担心的问题,同一句话要反复讲,讲多了难免就心烦,可还不能表现得不耐烦,稍稍不耐烦一点儿就是你没医德,唉,我上辈子造了孽这辈子才去当医生。”

  丈夫安慰她,“生老病死,人生大事,病人情绪紧张,也是难免,你多担待一点儿了,你看,你可是医生啊,病人眼里你就是天。”

  妻子点点头,“我知道,唉,就是发发牢骚,也怪我我太多事,别的同事都不会主动留私人联系方式的,有事就让病人打办公室的电话。”

  春和几乎一瞬间就想到了那天替自己看病的医生,临走的时候,他写了一个手机号给春和,“有事记得打电话。”

  春和将那张纸条夹在病历就没再注意,因为她觉得自己的腿好得很利索,应该也麻烦不到了医生了。

  手机号……

  春和神经兮兮地想,会不会那个手机号有什么问题?自从程景明不知道去哪里后,春和一直联系不上他,他以前基本没有用过手机,也从来没有给春和留过联系方式,所以春和连打个电话给他的想法都无法成行,问那些早上送她去上学的人,更是得不到答案。

  她只能被动地等,等程景明联系她,可是他的消息总是少的可怜。

  她翻出来病历后把那张纸条拿出来,那是个长条形的纸张,工工整整写着一串数字,一点儿都不像是医生仓促之下写出来的。

  春和越发觉得那张纸条有问题。

  于是才有了早上那一幕。

  事实证明,她的猜测是对的,这让她既欣慰,又担心,欣慰的是,虽然拖了这么长的时间,但她终究不是毫无头绪了,担心的是,程景明的处境似乎很不好。

  她忧心忡忡地往学校走去,脑海里反复想的是,她能为他做些什么?

  到了教室,她又换上一副好好学生的样子,努力认真地做着卷子,仿佛对周遭的一切都不关心。

  只课间的时候,她会去办公室,拿着未解决的题目去问老师们,她现在和各科的老师都混的很熟,甚至一些其他班的老师都和她关系不错。

  春和靠着庞大的人脉关系,对朱朱做了全方位的了解。

  然后发现了一个十分可疑的事。

  朱朱是班主任,虽然八班是个十足十的渣滓班,但毕竟学校是有硬性规定的,每天除了早晚签到,班主任必须在工作时间全天在校,即便有事外出,至少也是随叫随到。

  班主任的手机都是二十四小时待机的。

  但是朱朱的电话在每天中午大概十二点到两点之间几乎是打不通的。

  这个时间段她几乎也不可能会在学校。

  春和是偶尔听几个老师抱怨找不到朱朱的时候留意到的,那些打电话找朱朱的人,没有打通的时候,多半是这个时间段。

  而这个时间段,据春和留意,是朱朱每天例行去精神病院看望杜衡老师的时间。

  作者有话要说:  吱~

  第30章 蔷薇

  朱朱这个人是很乏味的, 平时在学校除了备课上课, 就是趴在办公桌上抱着砖头厚的化学专著研究。

  春和听人说,朱朱在帮导师整理数据,她的导师在研究一项新型药品,如果研究成功, 将极大地降低胰腺癌的死亡率, 至于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没有人知道,毕竟朱朱看的都是导师从国外寄回来的书籍和资料, 艰涩的英文是一道天然屏障,可以隔绝大多数好奇的目光。

  朱朱大多数的时间都贡献给了教学和生化书籍, 其余一小部分时间匀给杜衡老师, 除此之外, 朱朱没有朋友,也没有家人,像她这样年纪的女生,大多数已经走在恋爱的道路上, 或者正准备走向恋爱,但是朱朱孑然一身,似乎对这种事也丝毫不上心。

  她是很漂亮的,也很温柔, 说话做事都透着一股亲切温和的感觉,这样的女生放在任何地方都不会缺乏追求者,教理科班的一个物理老师是个模样很周正的男人, 曾经多次请她去看电影,没有一次成功过。文科四班的历史老师和她年纪相仿,人幽默风趣,文史知识很扎实,所以句句引经据典,是个看起来很博学的男人,但朱朱也没给过人青眼。

  女孩子大多属于情感动物,刨除外在的物质条件,是很容易被心意打动,就算没有一见钟情,也不会太过绝情,而朱朱这样不为所动,从常规来看可能有如下几种情况——

  第一,或许她眼高于顶,看不上江县这样小地方的男人。

  第二,那些追求她的人,不是她心目中理想的另一半,所以不予考虑。

  第三,她可能是个不婚主义者,并没有组建家庭结婚生子的打算。

  第四,她心有所属,眼里容不下其他人。

  春和把每种可能都列出来,这种十分主观和情绪化的东西,变量太多,是很难去猜测和判断的。

  而且去猜测一个人的想法,必须对这个人有足够的了解,否则很容易引起误解。

  毋庸置疑,春和对朱朱谈不上了解,只能说从无数个侧面,看到了冰山一角。

  春和不是警察,所得的资料有限,但只要有心,很多事情还是能够弄清楚一二的。

  朱朱老家就在江县,上学那时候家里就是特困户,母亲是个很软弱的女人,且能力不济,弟弟生来小儿麻痹,朱朱又体弱多病,全家人靠父亲一个人养活,但是父亲受不了这样的压力,赚了钱也不愿意往家里填,也不经常回家,全家日子过的紧巴巴的。

  朱朱上中学那会儿,她弟弟得了肺炎,住院需要一笔钱,虽然数目不算很大,但朱然母亲是个不太能干的人,没有工作,也没什么技能,每个月只能靠给饭店帮工赚一点零用,也只是勉强度日,经不起一点波澜,朱然母亲去找朱然的父亲要钱给儿子看病,来来回回去了数次,好话说尽才拿回来一些钱。

  这样的事之后经常发生,朱朱母亲越发觉得没有尊严,儿子又得了那样的病,唯一一个女儿将来前途还算明亮,上学的花销却也越来越大,最后起了轻生的念头。

  某天朱朱在上课,邻居给学校打来电话,说让她赶快回去。

  她回家的时候只看见家里被大火烧后的灰烬,墙变成了黑色,浓烟还没散尽。

  ——朱朱的弟弟又犯了病,她母亲绝望之际,开了煤气罐,点了一把火把自己和儿子烧了。

  煤气罐爆炸,然后引起线路燃烧,两个人被弄出来的时候早已被烧得不成样子了。

  这件事春和之所以会知道,是因为当时学校组织过慰问组,说来也巧,那个小组的负责人正是杜衡老师,且那次杜衡老师是全校对朱朱捐助最多的人,后续又对这个不幸的姑娘给予了不少的帮助。即便是学校的老师,也不能免俗,经常也会八卦,有次拿出来讲过那件事,用来佐证朱朱和杜衡老师的关系的确非同一般,春和留意听了一下。

  之后春和借口去过朱朱家里一次,是在元旦后的一个周末,那天是朱朱的生日,春和作为课代表,组织了班上的女生和小部分男生送祝福,买了蛋糕和礼物,不请自来地敲了朱朱家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