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071腊戌,小黑屋里那一夜(1 / 2)





  说起那一夜,“蝈蝈”依然心有余悸,他说:“那一夜的恐惧,比有人拿枪顶着我的后脑勺更加恐惧。有人拿枪顶着我的后脑勺,无非两种可能,开枪,或者不开枪,开枪就是死,不开枪就是活,而且,我已经不止一次,被人拿枪顶过脑袋了。那一夜,那种恐惧,简直就像是在黑暗中过独木桥,而且,我根本不知道,独木桥通往何处,桥下边,桥的四周究竟是什么,而且,桥是不是早就断了……”

  我没有打断他,静待他的回忆。

  恐惧来源于未知,那一夜,对“蝈蝈”来说,未知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抓他们的究竟是什么人?“蝈蝈”唯一能够确证的只是,那是一些缅甸人,而且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一看就知道绝对不是“黑道”上的小混混。是绑票?他们三个人中间,段大公子最值钱;还是“黑吃黑”?会不会是段氏父子的仇家实施报复?还是有人知道了张光祖的真实身份,垂涎他的冰 毒配方……当时“蝈蝈”认为,这些人是缅甸军队或特警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因为政府抓捕毒枭,将来一定要作为缅甸政府的“缉毒成果”向世人展示,他们没有必要隐藏身份吧?

  邓佳和其他同事们怎么样了?“蝈蝈”仔细回忆,当时,他把自己和段向北、张光祖一起关在那间屋子里之后,他并没有听到任何异响,肯定没有听到枪声……但是,抓捕他们的人至少有几十个,几十人对付邓佳和其他同事,而且邓佳和同事们根本没有武器,那些武装分子完全用不着开枪,就算开枪,他们的枪上也可以装上消 音器;段向北的司机、保镖都有枪,但是他们似乎也没有开枪抵抗,那么,邓佳和其他同事,是被抓了?还是已经遇害?

  自己被关押在什么地方?

  被武装分子押解着走出张光祖的房间,立即有人给“蝈蝈”罩上了黑头套。“蝈蝈”只能感觉到,自己被塞进了一辆汽车,应该是一辆厢式小客车,“蝈蝈”被喝令坐在车厢中央的地板上,那些武装分子坐在车箱两侧的座位上,他们手中的枪管,不时会碰到“蝈蝈”的身体。“蝈蝈”还能够判断出:他和段向北、张光祖不在同一辆车上,那么,现在,张光祖与段向北,是不是跟自己关押在同一个地方?

  被罩上黑头套,推上汽车,直到被推下汽车,摘去头套,扔进这间长、宽均不足两米,没有窗户,没有电灯,只有石壁和铁门的黑屋,“蝈蝈”大致可以判断出,汽车行驶了一个小时左右。这样的时间对“蝈蝈”根本没有任何意义,他完全不知道这个地方距离他被抓捕的庄园究竟有多远?更不可能判断出此地位于腊戌的什么方位。

  更可怕的是……如果“蝈蝈”、邓佳以及其他同事,与段向北、张光祖一起,被这伙来历不明的武装分子“一网打尽”,这样的重大变故,上级知不知道?如果直到此时,专案组还蒙在鼓里,又何谈应变和营救?

  每一秒钟都变得那样漫长,“蝈蝈”知道,如果有几个人走进来,干净利落地挥刀割断他的颈动脉,或者朝他的脑袋开上一枪,要么再次用黑头套罩住他的脑袋,把他推出小屋,朝他的后心射出一颗子弹,甚至就像段向北处置阿林那样,把他装进麻袋,就近找条河或者找个水塘,扔进去了事……他不仅将永远地从这个世界上消失,而且就连他的战友、他的上级……特别是……我,永远不会知道,他究竟是在何时何地,以什么样的方式消失……死,也许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根本不知道你会不会死,不知道你会以什么样的方式被弄死……

  的确,“蝈蝈”所经历过的恐惧,恐怕比几百个、几千个“常人”经历过的,加起来还要多。

  他刚做缉毒侦察员不久,破获了一起毒品案,“上家”将从境外携带十余公斤毒品入境,与“下家”在边境地区交易。准备拿钱去接货的“下家”已经被抓获,而“上家”却迟迟不肯明确交易时间和地点。上级决定,派“蝈蝈”伪装成“下家”,带了钱,到边境地区等待与“上家”交易。“上家”反复试探,确证“安全”之后,把交易地点安排在边境地区我方一侧的一片橡胶林里,而且明确要求,只允许“蝈蝈”一个人带了钱去交易。

  为确保万无一失,当地公安边防部队派出了近百名特战队员,秘密对那片橡胶林实施封控。

  按照双方约定的交易时间,“蝈蝈”背着个双肩包,包里是数十万真正的人民币,只身前往橡胶林里交易。对方按时到来,同样依照约定,只来了一个人,一个跟“蝈蝈”年纪差不多的男人。“蝈蝈”和那人对过暗号,两人分别验钱、验货……此时,指挥员一声令下,特战队员势如破竹,呼啸而至,当场将“蝈蝈”与送货人抓获,整个行动堪称完美。

  而“蝈蝈”却被吓得差点“尿了裤子”!

  特战官兵当然不可能知道“蝈蝈”是我们的人,朝“蝈蝈”包围过来的战士们枪指“蝈蝈”的脑袋,喝令他趴下。“蝈蝈”立即趴下,四肢着地,这时,他听到一名战士“哗啦”一声推子弹上膛,“81-1”式自动步枪正对着他的后脑。他知道战士不会真的开枪,他怕的是枪走火!就在凉浸浸的枪口顶住他的后脑勺时,他真的吓得差一点点大小便失禁。

  属于绝密级别的案件总结会上,“蝈蝈”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让我们的战士们以后小心一点,别搞那么大动静。弄不好,没有死在毒贩手里,死在自家兄弟走火的枪口下,那可就冤大了!评个烈士,材料都不知道怎么写!”

  没想到,“蝈蝈”的“牢骚”还真的引起了上级的重视。各级重申规定:在武装抓捕犯罪嫌疑人时,必须按照战术要领实施,绝不允许拿枪口指向或顶住犯罪嫌疑人的要害部位,比如脑袋、后心、胸膛等等,以免枪支走火,误杀犯罪嫌疑人,造成证据流失,导致法律缺陷……如此如此,这般这般。

  与被自己的战士枪顶后脑相比,让“蝈蝈”恐惧到终生难忘的,是另外一次经历。

  那是他第一次只身到境外办案。

  经过慎密侦察,“蝈蝈”所在的公安边防总队侦察队锁定了境外的一个贩毒组织,为了固定这个贩毒组织的犯罪证据,上级派出“蝈蝈”,伪装成境内的一个“老板”,通过“中间人”,向这个贩毒组织转达了想要购买大量毒品的意向。

  贩毒组织提出,要与“蝈蝈”面谈。

  贩毒组织确定的会谈地点,位于边境线上对方一侧。

  那是一个明亮的阳光晒得“蝈蝈”头晕目眩的午后,“中间人”领着“蝈蝈”,越过了边境线。

  中缅边境的很多地区,山水相连、纤陌相通。边境地区的两国人民,族群相同,世代友好,通婚互市,瑞丽边境有个一个叫“银井”的寨子,被称为“一寨两国”。这个寨子里的一条田埂,就是中缅两个国家的分界线,这个寨子里有一口水井,同时供给两个国家的村民饮用,这个寨子里还有一架秋千,架设在国境线上,坐上秋千,一推,荡向境外,就“出国了”,手一松,秋千荡回来,又“回国了”……

  边境线上,像“中间人”引领“蝈蝈”穿越的,这种只能走人和牲口,不能通车的“便道”,比比皆是。

  那个阳光明亮得令人头晕目眩的午后,“中间人”引领“蝈蝈”穿越便道,走出国境之后不到5米,“中间人”挥手指向大约300米开外的一幢竹楼,轻声对“蝈蝈”说,你要见的人,就在那幢竹楼里等你,你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