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9节(1 / 2)





  “身体强直,口噤不能开,四肢颤抖,骨体疼痛,面目喁斜,此皆损伤之处中于风邪,故名破伤风1。”荃妈妈在前半哈着丰腴腰身,用这一身繁华去附庸另一身更高贵的繁华,“我的小姐,您从小就养尊处优,怪道没听说过这种脏病。就这么一点儿小口子,邪气入体后就能要人性命。”

  “看来是果真老天开眼了?”张氏淡然一笑,重新执起勺柄在那一碗稠物里打转,“我正想着要除去她,苍天开眼就白送来这么一个契机,如此我也少造些孽,全凭她自生自灭吧。只一样,别叫大夫给她治好了。你不知我的苦,为我那儿子操碎了一颗心,现放着娇容这么个赃证在这里,哪日叫老爷查出来了,不知又要生出多少是非祸事,不如她死了,好叫我们安心。”

  她正坐南墙,北墙上正好排着三扇支摘牗,上头挡住日头,阳光又从下头撺进来,正好一束照在那只蓝田玉的小圈足碗上,反射一道盈彩绿光,似有珠帘流响,好不悦耳,连荃妈妈一段溜须废话也听得舒心,“小姐还用愁?老爷最是敬爱小姐的,您当初才进门儿便将一副家业都交到您手上,可见对您十足十的放心。这些年我看在眼里,老爷在外头也不曾有什么女人,更不往那烟花柳巷去,在家也是目不斜视,凭她妖精似的丫头,他也从不多看一眼呢!”

  张氏舒开眉头,随手指了一方黑檀玫瑰折背椅,“你坐。”待荃妈妈退了两步,入股二分坐下后,她软仄仄一笑,“你们国公爷就是这点儿好,不爱沾花惹草的,偏我那儿子不知是像谁,也不管是阴沟烂巷的货色他都要尝一尝,常常遭他父亲训斥也不听。娶了一个如花美眷进来还不足惜,没有一刻不叫我操心的!这些时日,你可曾见老爷常常在府里待着不?有时三五天不回来,我过问一句,他只说是朝中有事要忙,我那表兄都没他忙呢,故而我忧心,是不是他对我起了疑,厌烦了我才故意躲出去的。”

  “这才是小姐多心,”荃妈妈搭着一张绢子在膝前,谄媚笑着,两只眼睛皱起半身风尘,头上鎏金钗稳稳扎在发间,嘴皮争相噞喁,“近日朝中不是在议储?咱们国公爷身份举足轻重,想必是为了这事儿将他留在宫中。他和您夫妻多年,就算察觉些什么,未必会因为那个卑贱的儿子就跟您生分了?到底您才是他心尖儿上的人,何必虑这些无关紧要的?”

  一番话将张氏半提的心仍旧搁回肚子里去,她左思右想,终归是没露出什么把柄,况且正如荃妈妈所说,老爷未必会因为一个贱种就跟自己置气,适才也有好心情了,捧起那碗燕窝粥浅啜两口。恍眼一见荃妈妈,便朝漏心月洞门边站着的丫鬟叱责一声,“你眼睛是瞎的?眼瞧你荃妈妈在这里干坐着,还不快去倒盏热茶来!”

  荃妈妈闻言赶忙起身,搭着帕子行礼,“小姐可折煞老奴了!老奴先告退了,还有那慧芳的板子还没打呢。”

  这厢辞出去,外头日头正毒,竟有些烈烈炎夏的意思,照得人心里也跟着发烫。

  ————————

  1宋 《太平圣惠方》

  21. 望云  等待一场暴雨。

  毒日头底下,照明一条鹅卵石铺陈的曲蜒道路,周遭纵横交错一片绣球,大朵大朵夹杂怒放,紫白相见、红蓝交错,最奇的是一朵上有两种颜色,仿佛是哪家的姑娘芳心错许,成就一段虽误却美的故事。

  那路上拖拽一抹枯黄裙摆,可不就是荃妈妈?她老人家一手擎天,搭着牙白玉兰绣帕在额前,企图挡这烈日之毒。或是怕热,又或是这日太明,唯恐照见她已辨是非却仄斜暗潮的心。

  行过这一片绣球院,躲至某处院墙下的阴凉处,一拐角,迎面撞上另一位瘦瘪婆子,那婆子一见她,乍惊乍喜,忙拉住她的手问:“我的好姐姐,找你半晌了,原来你在这儿!我昨儿说的话儿你可放在心上没有?别面上应着转头就给忘了,我那姑娘娇娇弱弱的,可经不住你下死手的板子啊!”

  “你放心,”荃妈妈斜她一眼,似轻似贱,“我既收了你的银子,自然将你的事儿放在心上,不过你这银子也不算白使,我也尽心出力了。头先在太夫人屋里回话儿,她听了这事儿生气,只说要将你女儿打出去,亏得我说了许多好话儿,这才将她留下。回头不过虚晃两下子,好叫大家面上过得去,回去你可仔细说说她,争风吃醋常有的事儿,哪有平白无语就往人脸上下刀子的?”

  “我晓得我晓得,自然好好教训她!”这婆子弯下腰,自腋下长襟里牵出一条帕子,替她裙摆上拍了拍灰,“多谢姐姐照拂我女儿,回头若那丫头能飞上枝头,定然不忘您老的提携!”

  “罢了罢了,空口白牙说这些话儿,我也懒得听,你先去了。”言毕,荃妈妈挥挥手帕自往前路。

  那慧芳在一间偏僻屋子里关了一夜,自睡了一夜。她倒是不忧虑,坦然吃喝,照常以待。想来全凭是家身子的缘由,在这府里不独不孤,这边犯事儿,那边自有父母替她弥补,连这通房丫鬟的身份,不也是靠着他们铺出来的?

  眼下听见门扇嗦响,想必是要迎来审判,只等该罚的板子一罚,她仍旧是无罪之身,还回到宋知书身边去,娇滴滴地在耳边嚷嚷疼、诉诉苦,这篇就能揭过去了。

  果真是荃妈妈带着人来走一走过场,两个执法小厮捭棁棍棒,虚虚一晃,皮不痒肉不痛的,那小厮笑了,伏在她耳边逗趣,“我的姐姐,您好歹也叫一声儿啊,叫人听见也算面上过得去。”

  下一板子挨下来时,慧芳扯起嗓子假意嚷了一声儿,“啊……!”

  这声音惨痛夹带娇嗲,软迭迭的送出去,使日头骤然倒转至一个风情晃荡的夜,贴耳在某扇透着幽光的门窗里盗听的一声跌宕欲/浪。

  两个小厮面面相觑,猝然淫/笑起来,还是那个,又俯首在下,贴在慧芳耳边,用粗糙砂砾的嗓子蛊惑,“好姐姐,再叫一声儿来听听?”

  慧芳遽然反应过来,扭头恶狠狠瞪他一眼,“滚!你是什么东西?看我告诉二少爷,皮不剥了你的!”

  在这庞大国公府的角角落落,有日头也掩不下的遭污,从缝隙涌出来的浓,擦不尽,挤不完。

  却也染不脏那一朵朵艳丽芳菲的花儿,只因它们是从堆满腐烂草叶的泥土里长出来的,它们习惯、且将这些溃烂当做养分,放肆生长。

  或许宋知濯就是这些草木堆里的其中一枝芝兰玉树,在一片腐败黄土里,偶见簇簇花团锦绣里的另一朵,它不败不烂、不死不休。

  它有庸俗又璀璨的名字——明珠。

  隔了两日,天又将雨,一片乌云闷沉沉的压下来,势有一场惊雷暴雨的兆头。

  太阳毒了这些日子,也该润润这枯燥土地。明珠对这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形势有隐约一点乐祸心绪,支着脑袋够到窗户外头望天,脸上抑着隐隐淡淡的期待,她接一片桂叶,摊着掌心呈给宋知濯看,“你瞧,这树该施肥了。”

  淅淅有风刮过来,桂树又大方散下几片叶,宋知濯坐在木椅上,就着她伸出的手拉一把,压着声音,“关窗吧,一会儿要刮大风的,仔细着凉。”

  话音甫落,就闻晚风呼啸,桂树摇曳,满园花枝乱颤,凌虐这一场尾春之景,是一种残酷无情的美感。明珠迷离其中,弯着眼角,“凉不了,这天儿多热啊!等下过这场雨就能凉快些。嗳,你最近发汗见多,可得当心,别早上忙慌的叫人察觉。”

  她竟比自己还谨慎小心些,宋知濯发笑,“你别总勾着我说话儿就不会有人察觉。我倒是奇了怪了,你这小尼姑话怎么如此多?你从前在庙里时也这么多话儿?”

  眼看明珠转过来,懒懒背靠着窗户,满头乌发被狂风撩起,肆虐飞扬,偶有青丝掠过她蜜桃一般的小脸,婆娑姽婳。宋知濯心里“咯噔”猛跳一下,又是一场骤见山河日月的别样心动。

  窗外风声乍紧,呜咽席卷,屋里还横垂宝幄同心结,半拂琼筵苏合香1,乌泱泱的一切似乎都不忍打扰这段流金时光,只在外头作乱,不曾踏入房中。

  他见明珠是青山,明珠看他亦是朗月。他今儿穿的牙白圆领袍,领口里露出中衣的一方小立领,层叠交错,袍子里层有浅淡绿竹,被外层的细纱一罩,隐约玉树,她见过他站起来的样子,如青松挺拔。

  蓦然间,有股温热从脖子上涌,烧红了她的脸颊,她垂眸转身,仍旧凝视窗外,“从前在庙里倒是没人跟我说话儿,大家有话只对菩萨说,碰面也只是吵嘴。庙里女人多,你吵一句我吵一句的,比你家也清净不了多少。你要是不想听那我可不说了!”

  “说说说,怎么不想听?”宋知濯探起半个身子,想瞧她背过去的脸,“恨不得多长一对窗笼呢!这两年倒是鲜少有人跟我说话,我自己也不说,有时安静得像是在另一方虚空天地,你正好给我解闷儿,原是我错了,你别气。”

  明珠背着他含笑,却不回首予他看,使着坏心眼儿就是让他干着急。后头那个只差要站起来了,身子歪斜半边扯她的绉纱衣袖,“你不是菩萨心肠?怎地还跟我这半身不遂之人计较?”

  二人在窗户底下拉拉扯扯,正是春闺艳景,却辗转被外院的推门声打破。明珠眼急,翘起半片月华裙,绣鞋尖儿蹭蹭身后那人,示意他噤声。

  进院来的是青莲,携着手帕往亭子里去,错眼见窗户上的明珠便止住步子,拧着眉埋怨,“我的大奶奶,这么大的风你怎么还立在窗户底下?上回落水才好多久,怎么就没有个记性?”

  青莲待她自有一种莫名热络,明珠早觉出来了,看她也与别个着实不同,她将手腕托腮,撑在窗户上,半掩于四扇槛窗扉间,憨憨笑着,“我哪里有这样娇弱?屋里怪闷的,开着窗户透气,怎么姐姐这时候过来?”

  “我早上来过,你往厨房里去了。”青莲往那丛月季中间一尺宽的石子儿路背风绕过来,风狂卷百迭裙边儿,将那皱褶一一抚平,牵出裙上一副曼妙画卷,她绕到窗户跟前儿,朝里头往一眼,见明珠身后木椅上半死不活的宋知濯,立即挪了眼,只朝她笑,“我来替娇容当值,她不是伤着了吗?且得养着呢。恐怕一会儿要下暴雨,我招呼小丫头子们将院儿内杂物都收一收,东西厢虽常年不住人,也要查查门窗,别明儿将屋子淹了……”

  ————————

  1唐李白《捣衣篇》

  22. 布阵  搅风弄云,以除暗钉。……

  明珠与她隔窗说笑,见她皓白的牙根儿在阴沉的乌云底下裸出来,使她猛一下忆起宋知濯先前说的话儿,要同青莲多走动走动……

  只是她惯不会同这些好鼻子好眼儿生了七窍玲珑的心的人亲近相交,要说走动,实在没有别的法子,只将几个软指朝里头招招,“来,青莲姐姐进来坐,让她们去收拾就成了,外头风大,我们在外间儿说话,我正有事儿想请教你呢。”

  两人各转一方,于外间相会,只见明珠连炭炉子也搬了出去,上头墩一个镏金铜壶,她招呼青莲落座,自己则鼓着腮帮子冲炉子吹气,没一会儿那几枚银骨炭便黄橙橙亮起来,“我烹点儿茶,平时姐姐进来是我失礼,连茶也没让姐姐喝一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