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83节(1 / 2)





  第104章 古老又传统的故事

  一瓯春别馆内空荡无人, 殿内亦燃着点点明烛,卓枝嗅到踯躅特有的微涩气味,很快她感到身下一实被放在榻上。透过云锦, 她模模糊糊的看到东宫转身欲走,她懵然:“殿下,先将彤带解开。”

  闻言,东宫她身前微微停顿,不过一瞬, 转身迈出了八扇屏。卓枝一时不知他去向何方, 耳畔听见蛩跫足音回荡在空寂的殿中。她只能看见模糊的影子, 心中难免生出些莫名惊慌。

  好在不多时,东宫再度回到榻前, 将她扶起靠着迎枕坐定,东宫掀开遮掩她面容的云锦丹袍,旋即微愣, 迅速将丹袍拉下再度覆住她的脸。他耳根子又烧了起来, 指尖微颤着解开彤带。就在彤结散开的那一瞬, 他合目转身即离, 片刻不敢停留。

  卓枝掀开笼在眼前的丹袍, 只瞧见东宫洁白衣袖一角闪过屏风侧,很快便彻底消失在视野中。

  如今,他已是......

  一眼也不愿看她吗?

  也是, 毕竟他已说过“卓枝已不是詹事府属臣,她的事, 无需回禀”这样的话。

  两人之间不过是勉强维持着体面,罔论其他。她披衣而起,绕过屏风, 殿内一眼望尽空旷无人。夜色深沉,窗外熏风渐起,几朵踯躅顺着风散落殿内,落在窗前矮榻上。这里分明是他的寝殿,东宫去何处了?卓枝低下眼睛不再想,慢慢踏进盥洗小间。

  一瓯春外野踯躅生的热热闹闹,树与树紧紧挨着,每一枝都悬着连串的浅紫淡绯,婵娟不再吝啬,清辉遍洒山间。

  东宫却无心赏花,他急急离开寝殿,原想着湖边风凉能消减几分燥意。熟料这会阳气复苏,就连风中也带着升腾的热意,方才掀开云锦袍,阿枝裹在数层丹袍中,单衣浸水隐隐透出碧色的......东宫深吸一口气,心间默念了几遍清净心经。他立在湖边,久久未能平息。终于他选择放弃,自暴自弃回到偏殿,认命的洗了遍冷水,方才消停。

  天际一丝红弧跃起,赪霞拂朝,瞬时顷红烂漫。东宫一夜未眠,半分不显疲惫,他身穿宽袖青袍,垂眸对镜理袖,他轻咳几声分神问:“柳掌事,殿内可有什么动静?吩咐?”

  柳掌事垂首立在门外,恭谨回复:“未曾有任何吩咐。”

  寅时初刻阿枝方才歇下,这会理应休憩,可是今日事不容缓......他吩咐柳掌事退下,径自走向殿前,他轻扣殿门,门扇仿若未曾扣合,微微一触即向两侧敞开,霎时漏出几丝青色的烟篆。

  那是殿内常年熏着的沉迦银檀,野生踯躅微有毒性,若得一味迦南可解。

  东宫迈入殿内,见到八扇屏内人影隐现,他上前敛袖坐下,正与卓枝隔屏相对。随着他进来,空寂的殿内也好似多了几分暖意,卓枝心烦忧燥,夜不能寐,而且现下她也不便睡在东宫卧榻上。

  一时有些静默,卓枝低声开口:“殿下金安,我的侍女,能否唤她前来带上换洗衣衫......”她声音越来越小。

  闻言东宫皱起眉头,眼中闪过不解之色,虽然如今那侍女没了罪名,可是此时好不容易两人单独相处,他并不愿有旁人打扰,他言中浅浅不满:“夜里榻前留下新衣,可是不合适?”

  他声音低哑,听起来有些不悦。

  卓枝心道许是正值刺客事乱,她此时多言,这才惹得东宫不悦。她一时不知怎么说,东宫留下的衣衫是男子的衣衫,领口腰身皆是宽大,她未着里衣穿着空空荡荡,委实不妥。何况也没穿裹胸,卓枝垂眼看身上衣衫前襟不贴合,隆起显眼的弧度,心中无言难以解释。

  她不语只是沉默。

  东宫等了片刻,却听不见她说话,万般无奈只能妥协,心想等侍女前来,届时留下衣衫遣她走也行。

  殿外响起李焕犹豫不决的声音,他说:“主子容禀,禁内有要事。”顿时,卓枝如闻大赦长舒一口气,见东宫起身走出殿内,她恍然发觉方才掌心生出了潮意。昨日奔波淋雨,后来又经了温泉峪那场尴尬的撞破,一直苦熬至今已经是万分疲累。她想她需要闭眼小歇片刻,周边四顾,她慢慢走向窗前那张短榻,不多时意识不受控制,她蜷缩着陷入睡眠。

  窗外山坡上野踯躅落英缤纷,随风摇曳,花瓣顺着风一直吹到别馆书斋。风中飘散着浅涩的野踯躅味,李焕打了个喷嚏,东宫立即嫌弃地退后一步。

  李焕揉揉鼻子,继续回禀:“昨夜宫中御林卫连夜搜查,并未找到任何刺客踪迹,只是肃王内侍提及那刺客,孤身一人朝着一瓯春逃避,之后才不见踪迹。也有人言瞧见您昨夜从山下回来,时辰也相当......”

  宋秀文万分惊愕,他连连侧目望向东宫,又看了眼黄维德,见对方一脸无知,慢声说:“一个内侍也敢如此诽谤殿下,意有所指?”他实在是惊呆了,肃王内侍哪怕说东宫藏匿刺客也比这番说辞靠谱多了,他意思难道是东宫半夜刺杀肃王,然后又原路返回别馆?

  黄维德昨日随行东宫去圣皇观,虽说同属太乙山中,可是骑马往返仍是奔波一天,他理所当然说:“殿下昨日劳累,定是早早歇下,这种无端指责不理会便是了。”

  东宫轻轻咳了一下:“孤,昨夜确实出去了。”

  ......

  “啊?”黄维德不假思索,继续问:“那正好,不是有人证了吗?更不能任旁人胡说八道了。”

  东宫唇畔勾起淡淡的笑意,他摆手,声音愉悦:“此事不提,任他们叫屈便是了。”他说罢不久,便有圣人身边的内侍前来传话,说圣人召见。东宫低声对李焕说了句什么,而后略整衣衫,施施然随着内侍迈向正阳殿。

  余下几人面面相觑,太阳罕见的露脸了,宋秀文腹诽:“一整月都淫雨霏霏的,今朝这是怎的?就放了大晴。”李焕咳嗽了几声,转身欲退说:“等殿下回来罢。”

  宋秀文没有放走他,拉起黄维德一同迈向一瓯春正殿,他边走边说:“我们且等着吧,殿下估摸着很快就回来了。”

  李焕见他去向,忆起东宫方才的交代,一个箭步上前挡住他们去向:“主子吩咐殿内不许留人。”

  宋秀文想起方才奇怪的氛围,顿时一个惊天大雷劈下,他颤声说出心中揣测,声音又低又小:“难道,殿下将刺客藏在一瓯春了?”

  李焕摇了摇头。

  宋秀文继续猜:“总不能是殿下昨夜真去......”

  黄维德无语仰天,他说:“殿下端的是万分淡定,稳坐钓鱼台,怎么会是去做了刺客?不过古有荆轲刺秦,刺客呵,可真是古老又传统的故事。”

  李焕笑而不语,他想他们姑且算猜对了一半,东宫确实去做了古老又传统的故事,同属春秋,只不过不是荆轲刺秦,而是齐相捉奸罢了。

  宋秀文好奇:“殿下任由他们掀起风浪,乱泼脏水,难道殿下另有妙计?”

  李焕心道,昨夜东宫不许他去封众人的口,说什么如何防得住。那一刻或许他就想到了今朝的事,如今肃王一派见机生喜,为了将刺客形象极力向着东宫靠拢,言之凿凿说刺客是个高大男子,又说刺客独身前行。可是昨夜途中定也有人瞧见东宫抱着女子前行,更何况那一队御林卫几十双眼睛,半真半假,届时闹出来,众人只觉东宫昨夜临幸女子,谁会相信他是刺客呢?

  他们静立一阵,闲谈几句各自散开。

  东宫拜别圣人,他缓缓走回一瓯春,心中想起圣人说的话,圣人问他成婚之事。以往天家父子谈及此事,多是不欢而散,今朝却是难得,他松口了,还赞同圣人所言膝下空虚之事。圣人满意至极,也不多言放他回来。

  双月湖畔踯躅纷纷,李焕看着满地的花瓣,有些心烦意乱,东宫吩咐柳掌事将卓二身边的婢女请来,可是柳掌事去了幽篁里,才发觉那婢女不知所踪。大活人怎么就不见了?交代的事自然也是做不成了的。李焕左右张望着,眼睛一亮,快步走上前去,他躬身回禀:“主子,柳掌事未曾请到孙氏。”

  他说完话,静静等着东宫交代。等了好半晌,东宫也不发一言,他慢慢抬头一窥,见东宫皱眉似是有万般难解之事,难道这孙氏另有隐情不成?

  或许与刺客相关,李焕凝重的说:“臣无能,请主子降罪!”

  他这一声高喝,惊得东宫如梦方醒,他尴尬的微咳几声:“无妨,”他向前迈上几步,轻声问:“殿内没人出来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