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7节(1 / 2)





  第043章

  张春花永远不可能想到,她无意间跟老姐妹吹的牛, 居然被金老板听去了。

  金珠坐在院里看书, 听她左一句“小泼妇”,右一句“狐狸精”的, 心里颇不是滋味。

  这半年那个女人怎么对两老,他都看在眼里。男人死了这么多年, 她改嫁是天经地义,不改是仁至义尽, 就算不管鸭蛋也是人之常情。可她不止没改嫁, 还把整个家撑起来, 孩子教育得服服帖帖,老人伺候得舒舒服服。

  不管她怎么庸俗, 如何卑躬屈膝,也掩盖不了一个事实——她是个好女人。

  金珠冷哼一声, 不识好歹。

  金山拿着本书, 侧首问:“知道冤枉人了?”

  金珠再次冷哼一声。现在看来, 妙然的事真是老太婆一个人作的孽, 跟那个女人没关系。

  欺软怕硬,不知感恩, 狗改不了吃屎。想象不出来以前她没能力养活自己的时候,在老太婆手底下过的是什么日子。鸭蛋说她月子里摔断手臂,也不知道以前那男人是干嘛用的。

  吃屎的吗?

  金珠冷哼一声,死了好。

  “只要妙然好好的,也别计较了, 对人家好些……都不容易。”金山没有指明,可金珠就是知道他把自己也带入了,愈发不舒服。

  “要不,去北京挂个专家号看看?一个不行挂两个,别是书城的庸医误诊了……”

  金珠的脸瞬间黑成锅底,比锅底那几十年的烟灰还要黑。

  金山想到电话里老母亲的交代,不得不硬着头皮道:“妈的意思是,趁她还有几年活,也……”似乎是觉着不合适,他又换个说法:“男人嘛,这么大的家业总得有人继承。”

  金珠静静地看着他:“妙然继承。”

  金山面有窘迫,“我不是那意思,妙然终究是女娃,也没这天分。再说了,侄女哪比得过亲儿子?”

  金珠闭上眼睛,似乎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懒得听他哥哥叨叨。看了几个医生都已经诊断的病了,哪还有误诊?就是误诊又能怎样?

  “我看着隔壁的小林倒是不错,样貌配你,为人爽利,人品也不差,过几天咱爸妈来看看?”

  金珠不自在的跷起二郎腿,“多管闲事。”耳根子却不可避免的红了。

  只不过本就皮肤黑,不怎么明显。

  金山见他没像说起别的女人一样面露厌恶,倒是松了口气。他就说嘛,弟弟这半年的异样他绝不会看错。

  同是男人,他懂。

  ***

  天黑下来,街灯都亮了,对面的县医院住院大楼灯火通明。

  “去,把门关上。”

  鸭蛋和妙然一放学就过来,在门口巷道里写完了作业,又玩了会儿游戏机,终于熬到妈妈要下班了。

  每天最开心的事,莫过于数钱。

  上午卖出去114块钱的货,下午更好些,虽然有泼妇骂街事件,依然卖出去206块,一共毛收入320块,刨除进价成本、运输费、黄美芬的误工费,也净赚了一半。

  虽然跟路边摊没法比,可她相信,这只是第一天试营业,还没正式开业已经取得这样的效果,以后只会越来越好。

  因为手里有了钱,又是寡妇人家,她以前每逢十天半月攒够一千块,都会赶在信用社关门前存入银行。后来跟银行好说歹说同意给她办张非常罕见的银行卡,她去深市拿货就再不用藏一身现金了,非常方便。现在手边也就几百块钱,倒是不用担心被抢啥的,锁好门就行。

  回到家,张春花正躺沙发上哭爹骂娘,一会儿儿媳没良心看着她被人揍,一会儿东阳没良心死的时候咋不带她一起,一会儿又是老头子没良心她都痛得张不开嘴了也不给她喂口饭。

  吐字清楚,中气十足。

  林凤音暗笑,鸭蛋爷爷果然知道她德性。

  鸭蛋偷偷吐吐舌头,跑进屋不知跟他奶奶嘀咕啥,三分钟前还了无生趣的人忽然传出笑声,焕发生机。

  林凤音满意的点点头,别说,他儿子还真有两把刷子。

  ***

  没两天到了儿童节。妙然被选中参加文艺节目表演,一早就换上统一的蓝黑色水手服,白色打底袜,白色小皮鞋。全班十个小演员的服装都由凤音时装店免费提供,俏生生整齐齐一排小姑娘往店门口一站,真是道亮丽的风景线。

  “妈妈好了没?”

  “凤音阿姨画得好漂亮呀!”

  “我也要,我也想画……”

  平时被姐弟俩吵够头疼的,可现在被十只小鸭子围着,林凤音却如闻天籁,分外得意。看,妙然的妆是她画的,其他小演员看见,也都闹着要她画。

  小姑娘们水灵水灵的,只需擦上一层淡淡的粉,眉毛随便描一下,眼皮上擦点亮晶晶的高光粉,眉心点颗美人痣,两颧打上腮红,再抹点淡淡的口红,就变成一群唇红齿白的小美女了。

  别说她们喜欢,连路过的都说好看。

  林凤音挺了挺胸膛,得亏以前帮妞妞画过,上次去深市买的化妆品终于派上用场了。

  文艺表演九点开始,林凤音送走她们,关上店门往学校去。

  来到二小,门口已经有不少家长鱼贯而入,都是来看孩子表演的。舞台设置在大门后一个五十公分高的高台上,台下她记得,送孩子来报道的时候是一块巨大的泥土地,平时方便孩子们做课间操。

  此时操场上已经人头攒动,前半部分是摆放整齐的小板凳,已经坐上不少学生,后半部分是家长和附近的父老乡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