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三十节谍云重重(2)(1 / 2)





  深夜,东北军仁川潜艇军港基地,情报局电台侦听室。

  局长杨宣诚一丝不苟亲自坐在电台前收发着电文,海军副总司令沈鸿烈略显得有些焦躁地吸着烟在房间内来回慢慢踱着步子,宽敞的侦听室内只有杨宣诚、沈鸿烈以及其他寥寥三个电台通讯员,稀疏的嘀嘀嗒嗒发报声在室内来回飘荡显得十分空旷,在这个深夜内显得十分宁静。杨宣诚目不转睛地点击着发报钮,五颜六色的显示灯和沈鸿烈手中的烟头一起一闪一闪,其他数名操作员都在聚精会神地专心协助着。

  沈鸿烈在等待着一个重要的结果,房间内飘腾的尽是他吐出的烟气。当等的有点不耐烦的他丢掉烟蒂再一次点起一根烟的时候,杨宣诚猛然低低地叫起来,话中仅是按耐不住的惊喜:“司令!有结果了!他们回电了!”

  沈鸿烈等的就是这一刻,激动地甩掉手中刚刚点上的香烟,“快念!”

  “海豚15致蓝鲸一号,洋流平静,月光穿云,北斗星可见。”杨宣诚念完从两百多公里外海域传来的暗语电文,道:“u-1015号没有遇到任何敌情,一路平安。那么说明我们的‘黑水’密码没有被日军破译。”

  沈鸿烈长长松了一口气,“看来问题答案只能是我们内部有日本的间谍了!”

  “嗯,昨天和今天u-1005和u-1015都是在返航途中被我们在没有通知任何人的情况下突然下令前往小黑山岛海域的。如果日军已经破译了我们的‘黑水’密码,那么我们连续两次派遣潜艇驶往那里的行为肯定引起日军的重视,可是现在05号和15号都没有遇到日军舰队的截杀,可见我们的密码没有问题,而是我们周围的人有问题!当然了,这个结论的前提是你、我还有他们这个房间里面的五个人绝对可靠!”杨宣诚面色凝重道。

  沈鸿烈点点头:“我和你自然没有任何问题。他们三个人也是我在情报局里精心挑选的,底子绝对干净,对军队绝对忠诚可靠!这一点我敢用我的军籍保证!我宁愿怀疑我自己也不会怀疑他们的。”听到这话的时候,那三个电台员眼中都流出深深的感激。

  “可是,司令,如果要调查潜艇部队内部,那范围就大了!光是潜艇官兵就有将近2000人,加上岸勤人员、情报局、警卫部队、军舰维修工人、工程师以及宪兵军警和军医院的医生护士,加起来起码有近万人。如果再算上军港基地附近的朝鲜老百姓,那比大海捞针还难哪!”杨宣诚愁眉紧锁道。

  “排查!像筛子一样一遍遍地过滤!那三艘失事潜艇出发前那一天哪些人有异常情况,有没有离开岗位或者特殊情况,统统顺藤摸瓜地查下去!少帅已经责令上官默加派安全部的人到我们这里了,一定要将隐藏在我们内部的定时炸弹揪出来!我绝不会让我的部下在不明不白中把脖子伸进日本人的圈套里!”沈鸿烈咬牙切齿道。

  通辽,东北境内的大型城市之一,拥有一百多万人口。这里即是东北中部的交通枢纽要道汇聚地,也是东北的重工业基地之一。但是最让各方势力感兴趣的是通辽西北三十多公里的一片草原上的那片被围栏铁丝网和军队包围的地方就是东北军军械科研重地——第五兵工厂。这座用原奉系军阀元老孙烈臣创办的东北第一兵工厂为主体扩展的的巨大军事基地,在一九三五年鼎盛时期此地聚集了中德两国军械武器研究专家和工人、机械师、工程师、警卫部队超过一万余人,主要进行陆军重装备的研制,东北军“1号”轻型坦克和“2号”中型坦克和半履带式装甲车、六轮步兵战车等都在此诞生。此时半数以上的德国专家由于张学良和希特勒的合作协约到期而纷纷被接回德国,所以此时这里绝大数为东北人,有部分德国人由于特殊原因为留下了继续工作。

  东北第五兵工厂出产的“1号”轻型坦克(德国军方给予的编号是pzkpfwi-ausf.a型轻型坦克)主要性能为:诞生日期1932年6月;重量7.5吨;长宽高分别为:4.8米、2.2米、1.75米;乘员3人;装甲厚度8-15毫米;引擎为东北自制的95马力“烈风-2c”柴油发动机(德国用的是100马力的梅巴赫nl-40tr发动机);最大时速65公里;最大行程150公里;武器为一门37毫米坦克炮(携40发炮弹)和两挺7.92毫米机枪,炮塔可360全方位旋转。这款坦克东北军装备大概500辆,由于其速度快但装甲薄(在朝鲜战争中被击毁很多)且火力较弱,一般作为侦查作用和协助步兵冲锋。

  “2号”中型坦克(德国军方给予的编号是pzkpfwii-ausf.a型中型坦克)主要性能为:诞生日期为1933年12月;重量33吨;长宽高分别为:7.5米、3.0米、2.5米;乘员4人,装甲厚度25-60毫米;引擎为东北自制的320马力“烈风-5a”柴油发送机(德国一方使用的是同样马力的maybach.v-12型汽油发动机);最大时速60公里;最大行程125公里;武器为一门75毫米坦克炮(携带60发炮弹)和两挺7.92毫米机枪。这款坦克东北已经生产并装备了约900辆并且还在继续生产中,是东北军在朝鲜战争中装甲部队的主力坦克。顺便提一下,它的外形十分像“59”式。

  这两种原型坦克海派生出数量有限的一些衍生车型,比如喷火坦克、侦察坦克、运输坦克和海军陆战队使用的两栖登陆坦克等等,构成了东北军目前的装甲部队。

  张学良的专机到达通辽机场后立刻乘军车一路驶入第五兵工厂的坦克试验场内。一下车,工厂主管——张学良二弟张学铭少将立刻跑步上前敬礼,军装整齐的护卫部队在入口排成两队一起齐刷刷举枪行注目礼,身着中山装或白大褂的东北武器科研专家们也纷纷鼓掌欢迎。

  “西卿,辛苦了啊!大家都辛苦了!”张学良握着张学铭的手和众人笑着示意,因为眼前这些东北的宝贝人才给他带来了一个很大的好消息。

  “职责所在,分内之事,哪敢轻言辛苦!”张学铭(字“西卿”)毕恭毕敬回话道,毕竟是公共场合,该要保持的上下级关系还是要保持的。

  “好好好!赶紧带我去看看!”张学良已经心急的没有功夫客套话了,和众人挥挥手示意后便迫不及待大步跨入试验靶场内。

  一头刚刚从生产线上完工并组装完毕的钢铁巨兽静静停在试验场中央,浑身还没有喷涂伪装油漆,合金钢板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庞大雄伟的身躯咄咄露出逼人的霸气。直看的张学良激动的心脏狂跳,他的面前是东北第五兵工厂坦克装甲车研究所已经研制完毕并制造的第一辆“3号重型坦克”实验样品。

  看到张学良眼睛一眨不眨微微喘着粗气地出神看着自己管辖的部门生产出的优秀作品,张学铭一股豪气和骄傲涌上心头,“少帅!这就是我们东北军陆军以后的主战坦克!”

  张学良勉强收起激动的心,回过头看到张学铭身边还有一个身穿一件外套大衣、头上戴着一个圆边黑帽子的约五六十岁的白人老头,便问道“这位是——”

  “哦,这位是德国坦克专家费迪南德波希(ferdinandporsche)博士,是我们兵工厂的德国专家组组长,新坦克和以往的1号、2号坦克还有其他装甲车的炮塔和一些重要部件基本都是他设计的!”张学铭连忙解释道。

  哎呀!这位就是历史上德国著名的“虎”式坦克和“费迪南德”坦克歼击车的主要设计师啊!早在军事史上久仰其大名的张学良连忙伸手:“波希博士,这个项目有您的参与真是太好了!我能在此见到您也真是太荣幸了!”

  费迪南德在听完旁边的德语翻译的翻译后虽然知道眼前这个人的身份,但是也只是礼貌地握了张学良的手后便又把双手插在衣兜,态度近乎冷淡,并没有表现出多大的波澜,接着继续用一种父亲看着儿子般的眼神入迷地看着这辆3号坦克。虽然热脸贴到了冷屁股,但是张学良也不介意,作为东北领袖这点胸襟还是有的,再说人家可是属于世界级高等专家人物,哪能没恃才傲物的脾气?

  “西卿!赶紧给我讲一下这款新式坦克的主要性能数据吧!”张学良两眼发光道。

  “是!少帅!这款新式坦克是我们东北第五兵工厂、东北重型机械公司、东北金属公司和德国莱茵金属公司、保时捷公司、亨舍尔公司、man公司以及戴姆勒奔驰公司集各方面的优秀技术人员耗时两年多联合研制出的一款新式重型坦克,我们给予的编号为“3号重型坦克”,德国军方给予的编号是“pzkpfwiii-ausf.a重型坦克”。坦克全重55吨,乘员6人,长8.5米,高2.8米,宽3.8米;武器为一门88毫米滑膛炮,携带80发穿甲弹或榴弹;两挺7.92毫米机枪和一挺12.7毫米高平两用重机枪;正面装甲115毫米,侧面装甲55毫米,炮塔正面装甲130毫米,侧裙装甲48毫米;最大时速40公里,最大行程230公里;动力系统采用我们东北的“烈风-8e”型柴油机或者德国“maybach-hl380p50”型发动机,功率420马力;坦克主炮能够在1000米距离上击穿200毫米装甲,2300米外击穿100毫米装甲,4000米外也能击穿70毫米的装甲。其综合性能绝对是目前其他国家坦克不能望其项背的,火力更加是达到了目前这个领域技术水平的巅峰。它的主要缺点有两个,一是过于沉重,速度和机动性不够理想;另外就是耗油量很大,每行驶一公里需要消耗7.5升柴油。”

  “太好了!太好了!”看着眼前这辆综合战斗力绝对冠于世界各型坦克之首的陆战巨兽,张学良仿佛看到了在不久的以后,一股股东北军的钢铁洪流以势不可挡的气势纵横在未来战场上。

  “对了,这种坦克能在最低多少度的时候还能正常运转?”张学良问道。

  “嗯…”张学铭思索了一下后回答道,“这个问题我们还没有来的及进行实地检测。不过按照发动机的性能和其他设备正常工作的条件要求推断,应该在零下30度时候还能正常战斗。但是温度再低,部分机器就会产生故障,一些重要导管线路和精密仪器就可能被冻坏了!”

  张学良点点头,他问这个问题的目的很简单,因为东北军以后在陆地上的最大敌人就是位于北极寒带的苏联!而苏联境内最低温度可达到零下50度,有个记录曾达到零下80度。历史上拿破仑大军和希特勒大军都是惨败在俄罗斯的严寒下,自己绝对不能重蹈覆辙!

  “这型号的坦克平稳度非常地高,我可以给你做个试验。”张学铭颇自豪道,然后走到远处那辆样品3号坦克前摆弄了一下,“开始!”

  随着他的命令,坦克里面的坦克兵立刻发动,一股股刺鼻的浓烟呼呼从排气管喷出,如同这头巨兽苏醒了过来——接着主动轮开始启动,钢铁履带缓缓地运转,吱吱呀呀地碾压着地面缓缓地向张学良开来,地面的尘土被震颤的弹起浮绕在坦克庞大的身躯边,更加增加了浓烈的野性。

  坦克在距离张学良还有一米的地方稳稳地停了下来,张学良惊诧地发现,粗大的坦克主炮炮管端部上放着一个酒杯,里面的酒水在刚才坦克的行驶过程中只微微洒出来一点点,整个杯子内还有几乎满满的酒液。

  张学良表面微微惊叹,心里实际在大喊:太牛逼了!要是此时身边没有人,张学良真恨不得跳起舞来宣泄心里的兴奋之情。

  坦克里钻出一个一身标准坦克兵装备的上尉坦克驾驶员,“啪”地干净利索敬礼:“第101装甲师第1装甲团第1坦克营营长甘胜向您报到!”

  张学良回礼,然后伸出手:“在朝鲜干掉多少日军的坦克啊?”甘胜脖子上工整地佩戴着一枚银质战斧勋章,在试验靶场内肯定是获不到这种荣誉勋章的。

  “报告少帅,我和我的坦克班战友们在朝鲜共击毁日军十三辆‘八九’式坦克和二十二辆‘九四’式坦克以及六辆其他型号的日军装甲车辆。”甘胜紧紧握住张学良的手,身躯有点激动地颤抖。

  “哦,我想起你了!你就是那个在德国博登坦克学校留学最后获得毕业第三名的甘胜吧!连校长古德里安将军都夸你是个难得的优秀坦克兵和装甲部队基层指挥官,你的毕业论文叫‘论步兵和坦克的配合协同作战’,是吧?”张学良目光闪闪。眼前这个叫甘胜的装甲兵确实是个人才,不但有这么厉害的操纵坦克作战的技术,更加难得可贵的是还有这么超前的“步坦协同作战”思想,好好培养再镀镀金晋升为校级军官,以后肯定是东北军装甲部队的骨干指挥官。

  “能被少帅挂念,真是荣幸之至!”甘胜一脸欣喜。

  “干得很好!以后再接再厉!”张学良鼓励道,他为手上能有这么厉害的装甲兵军官感到高兴,他希望以后东北军装甲部队内能多多出现一些像历史上德国“铁甲死神”米歇尔魏特曼那种顶级王牌装甲兵。

  “是!”甘胜大声道,从他脸上抑制不住流露出的自豪感可以知道他现在的心情,毕竟能得到张学良少帅亲自鼓励并与之握手的东北军基层官兵可不多。

  “我们现在能月产多少辆3号坦克?”张学良回头问张学铭道。

  “就我们现在军工厂和全东北重工业基础的能力,如果一起开足马力并且停止生产‘2号’坦克专一进行生产的话,月产100辆左右。”张学铭给了一个较保守但是让张学良比较激动的数字。

  “对了,少帅!这种3号重型坦克在德国那边也已经生产出了第一辆样品,德国希特勒元首看了后非常满意,并且取名‘黑虎’。少帅,不如你也给它取个名字吧!”

  黑虎?张学良在心里哑然一笑,历史上德国在二战期间有两种坦克称雄欧洲举世闻名,分别是‘黑豹’坦克和‘虎’式坦克。现在由于3号坦克集“黑豹”和“虎式”的优点于一身并且提前了五六年就诞生了,希特勒也受到历史改变的影响,将这中德第一种重型坦克命名为“黑虎”了。张学良问道:“它身上哪些地方是我们专家的心血结晶?”

  “多了去了。新式炮长指挥塔、短管榴弹投射器(可投掷榴弹和烟雾弹)、装填手用的潜望镜、加固车身前端拆掉驾驶员观察孔而取而代之的驾驶舱顶部可旋转潜望镜、履带、悬挂系统、瞄准装置、传动系统等等全是我们专家自己研制出来的。”

  张学良听罢朗声道:“既然它身上有我们东北的血统,那就叫它‘东北虎’坦克吧!”

  数年后纵横亚非大陆、震惊世界的“坦克之王”——“东北虎”坦克就此诞生。

  “报告!”“进来!”

  杨宣诚夹着一份文件正步踏入沈鸿烈的办公室内。“调查的怎么样了?”沈鸿烈急切地问道。

  “忙了五天了,在安全部人的帮助下我们对基地共12588名官兵在三艘潜艇出事那天的情况进行了严密调查,共查出135名官兵曾有请假离岗等异常情况。但是深入调查都没有发现什么疑点,都是有证据证明的正常请事假。其中有六个士兵在审问的时候支支吾吾神色异常,我还以为有戏。后来才知道原来他们只是偷跑出去见他们新认识的朝鲜姑娘。那几个朝鲜女子我也调查过了,都是普通的朝鲜百姓人家,没有日本间谍的嫌疑。”杨宣诚颇丧气道。

  沈鸿烈叹口气,“其实我大致已经猜到了你会一无所获,刚刚司令部又给发了一份报道给我,昨夜出海的u-1033号在新星里海域附近遭到了日军两艘驱逐舰的袭击,幸好官兵们早有防备,立刻返回了港内。这就说明你们还没有抓到我们内部的鼹鼠。”

  杨宣诚沮丧道:“难道我们真的要对军港附近十多万户朝鲜百姓逐家逐户地调查吗?”

  沈鸿烈一脸苦笑:“那要调查到猴年马月了!再说我们这么大张旗鼓早就给日本人提醒做好准备了!退一步说,我们调查的这么一段长长的时间内总不能一直让潜艇部队窝在港里,眼看着日军运输船在我们的领海里大摇大摆运送物资到济州岛吧?”

  “唉,一点线索也没有!”杨宣诚瘫倒在椅子上,两眼通红,显然这几天的高强度审讯工作让他焦头烂额了。

  “先不着急,继续挖掘总会有线索的。”沈鸿烈安慰他道,看了一下手表,“哟,都中午十二点了,我还没有吃饭呢,你也应该没有吃吧。走,我请客,去食堂。”

  杨宣诚忍不住笑骂道:“你这个海军副总司令还真大方!军港食堂里面吃饭根本不要钱,亏你好意思还美其名曰请我吃饭!吝啬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