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庶媳第61节(1 / 2)





  信封号,用火漆封上,再放入一方盒子里,这个盒子是穆莳曾经送给自己的,除了他没人能打开,所以芸娘才敢放心写信过去。

  飞絮见她咳嗽还写字,心疼道:“三奶奶,这河东离京城远,一去一来至少半年,这半年的功夫,咱们恐怕到时候都回去了,您又何必写这么多呢。”

  “你不懂。”

  即便是只言片语,也能让对方安心下来。

  双燕端了药过来,芸娘闷地一口喝完了,只是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一时半会儿倒是没那么容易好。

  她天天养病,不怎么出去,老太太却没有做什么下毒,打杀下人这等疯狂的举动来,她甚至对林氏道:“三房既然多了个养子,人家能做我们穆家的养子,我们就得一视同仁,不能让人家以为我们穆家是那等势力人家。”

  林氏笑道:“老太太您放心,三房那边我都安排好了。”她本就是穆家宗妇,一回来就掌管家务,这是二太太想置喙也没办法的事情,人家是穆家的嫡长孙媳,况且林氏也不会主动让权。

  知道夏氏病了,她已经请了大夫过去,其余小孩子们也都让大夫一一查探,要做她就得做的最好,不需要老太太吩咐。

  但是老太太这儿,这是怎么了?

  林氏不解,但她也没那么傻,追根究底的去问。

  很多事情,难得糊涂点儿好,打破砂锅问到底,反而让大家都尴尬。

  老太太这么做当然有自己的用意,那个孩子长的太像太子了,那个年纪小小,却生的龙驹凤雏的小太子,只可惜那

  时候他才十三岁,年纪太小了,先帝要是晚两年死,这个江山都恐怕轮不到当今了。

  但人生哪里有那么多假设,老太太是恨穆莳芸娘不假,但是她更希望穆家能更上一层楼。

  她这一辈子经历的太多,改朝换代,夺嫡之争,李代桃僵,什么事情不到最后一刻都有可能。几十年前,大雍朝刚建的时候,高祖的几个大儿子们争权夺利,人人军功彪炳,招兵买马,不亦乐乎,太子为正嫡,身边围着不少名臣大儒,谁会以为不声不响的当今会当皇上呢?

  老太太比二太太想的开,打不过别人,就加入好了,没必要对着干。

  识时务者为俊杰嘛!

  第92章 一更

  几个月之前,沈氏还只是一名普通宫妃,她虽然有儿子,但因为自己一直不受宠,实际上连正式册封妃的旨意都没有。

  而现在她一跃升为德妃,使她仅次于贵妃之下,她也能独自占据一宫,再也不依附于他人生活了。

  “恭喜德妃娘娘,贺喜德妃娘娘。”

  宫娥小黄门们跪了一地,庆祝沈氏为德妃。

  德妃抬手,脸上是一种苦尽甘来的满足。

  其实德妃今年也才三十五六岁,但因为常年在宫中不甚受宠,谨小慎微,其年纪,要比同年龄的人看起来更大一些。

  齐映容笑道:“恭喜母妃,儿媳为您斟酒一杯,祝您与天同寿,寿与天齐。”

  对这个儿媳妇,德妃很满意,她眼角噙着泪,无不感慨道:“我如今就是死了,也得偿所愿了。”

  齐映容眼皮跳了几下,觉得这话不吉利,“娘娘还得看着几个小皇孙平平安安的长大,怎么说起这个来了,要儿媳说,您的福气还远在后头呢。”

  德妃却很惜福,“本宫现在只希望宁王和你平平安安的。”

  “平安是福啊。”齐映容附和了婆婆一句。

  这些日子以来,宁王频繁进出皇帝的万章宫,现在沈氏又从庶妃正式册封为德妃,足以见皇上对宁王的看重,齐映容妻凭夫贵,在满京城也算得上是炙手可热了。

  但她们都知道,越是这个时候就越要低调。

  德妃看着齐映容,她对这个儿媳妇是很满意的,她节俭,身上从不装饰任何贵重首饰,总是以身作则,又对庶子们个个都宽厚,也不嫉妒,家世上更能帮宁王轻而易举的就得到文臣的支持。

  她拍着齐映容的手,“你会有福气的,孩子。”

  齐映容想着宁王,难得露出小儿女情态,宁王生的并不高,但是器宇轩昂,龙章凤姿,待她这个正妻十分尊重不说,私下更是唤她容儿,夫妻俩感情笃甚,从来没有红过脸。

  从德妃这里回去之后,宁王难得没有办差,自得其乐的在家喝茶。

  “王妃回

  来了。”

  齐映容忙道:“妾身给王爷请安。”

  “你我夫妻何必这般多礼。”在宁王心目中,齐映容才是完美的妻子的典范,她宽容大度,不争不抢,生的又秀美端丽,还孕育了嫡子,她对齐映容很是看重。

  齐映容坐在他身边道:“今日母妃可算是扬眉吐气了,伺候的宫人也增加了,母妃活似年轻了好几岁,妾身真的为母妃高兴。”

  宁王感慨:“母妃抚育我并不容易,以前本王年纪小的时候,她并非一宫之主,我都是住在皇子所的。半年能见一次面我都高兴了,那时候本王年纪还小,她宁可省着自己也把份例给我用。如今,母妃总算是苦尽甘来了。”

  他并不避讳那段最艰难的岁月,因为现在的他已经手握实权,过往那些艰苦的日子终将会一去不返。

  齐映容笑道:“除了恭喜母妃,妾身还听说皇上要把步军统领一职位换成舅父,这可太好了。”

  步军统领原本是建国候穆擎天,他也算是老资格了,但是,宁王冷声道:“建国候虽然主动不要王爵,但西北大营和京中大权牢牢掌控在手中,可见他并没有真的放弃这诸多权利。父皇早就不喜他了,偏他还和韩家结了姻亲,真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一个王朝的统治者,最忌讳的是大权旁落,但是本朝建立才不过两代人,很多将士本身也不是为着大雍来的。

  就像穆擎天的西北大军,原本是穆家军,当年前朝暴政,四处纷纷揭竿而起,穆家也随之如此,穆擎天青年就是一名悍勇之将,其父原本也是河东节度使,他们穆家军骁勇善战,功勋彪炳,穆擎天又是高祖养子,权势滔天,招兵买马不在话下。

  一直到现在,尽管穆擎天被掣肘了不少,但军中大权,穆家从未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