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89章体面(1 / 2)





  这一幕很熟悉,不仅是女帝熟悉,就连闭着眼假寐的郑老,也睁开了眼睛,看着跪在地上,装模作样的礼部尚书,心头冷笑,这老家伙,怎么也想着掺和这趟浑水,不晓得这关乎到晨曦帝国今后的命运吗?

  四皇子如果真的上位,很明显,是要废除改革的,届时,所有参与改革的人,搞得好,会是个革职查办,搞得不好,便是破坏国家,是要掉脑袋的。

  这种事儿,顶级官僚,都是有多远撇多远,不会亲身下场,顶多帮着附和划划水,谁占优势就倒想哪边。

  这,

  直接亲自下场,是打算一挑死胡同走到底了?

  他的话,的确很重量级,无疑是一颗重磅炸弹,随着他开口,群臣之间,那些本就被四皇子收买的人,顿时有了底气,不在虚与委蛇,纷纷撕下面具,露出真面目来,若说刚才只是可能逼宫。

  那么现在,就是直接逼宫了。

  以这种方式开场,显然没有给自己留下退路,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决心,才能在大朝会上以这种方式诉说?

  祖宗之法不可变,直接占据到了道德制高点,以礼法开始,这不是潜意识告诉女帝,你得位不正,帝国不该有女皇,而是应该将皇位交出来,还给熊氏一族?

  他说话铿锵有力,中气十足,看不出想要半点妥协的态度。

  “陛下,关乎国本大计,关乎帝国前程,关乎晨曦是否还能在这世界上有立足之地,请您,终止改革,让柳长风从罗马帝国撤军,不要再给帝国惹麻烦了。”

  “麻烦?”

  女帝终于开口了。

  重复的却是这句话,她笑了,她虽然是一介女流之辈,但无人能够否认她的功绩和权威。

  能走到这个位置,便足以证明她的手腕,绝不是一般人能够想象的。

  可以的,

  真的可以的。

  六部尚书,基本都是她提携上来的,这礼部尚书的儿子,现在还是某地方的封疆大吏,怎么的,吃了碗里的,还想把锅砸了啊。

  或许,正是因为太熟悉了,所以她都能直接从对方的话里,大致猜出对方到底想表达什么。

  “你就这么肯定,眼下的局面,是因为改革的问题?”

  礼部尚书缄口不语,只是目光,落在了户部尚书身上,这两个老狐狸,一唱一和,直接引导了整个大朝会的舆论走向。

  户部尚书跪在地上,抬起头,面上,残留着眼泪,看起来很可怜的样子。

  他默默摘下脑袋上的官帽,脱下作为六部尚书的专赐官服,然后,交出了自己的印玺,叩首,起身,道:“陛下,现在,臣……不,草民,想要以百姓的身份,来诉说这三年来,国库所面临的问题。

  陛下高居庙堂,不曾去地方上走动,未曾见过流离失所的百姓每天过的是什么日子,

  就今天,

  今时,

  今日,

  就在我们这谈话的短暂时刻,就有好些百姓,饿死在皇城脚下,南部地区,遭受了旱灾,东部地区,遭受了水灾,

  而其余没有遭受天灾的地方,却遭遇了兵祸,现在,已经有传言在坊间诉说,是因为李伯爷的屠城之举,触怒了神明,所以让帝国遭罪。

  这么下去,国之根本,会被动摇的,陛下。

  老臣,赞同礼部尚书的话,希望陛下三思,不要进行改革之计了,撤兵,赈灾,还君权于天。”

  此话一落,在场的众人,无不是倒吸了口凉气。

  虽然心里早就知晓了答案,可当真正听到这句话的时候,还是有些反应不过来。

  其实,当礼部尚书以立法二字出口,以百姓切入,说要终止改革的时候,他们就晓得,矛头,是直接指向女帝的。

  说罢,门口,一口很薄的棺材被人抬了进来,就放在户部尚书的身边。

  众人正要以为,这是女帝打算杀人了。

  岂知,就在这一刻,户部尚书直接站了起来,靠在棺材上,道:“陛下,今日,斗胆以死谏言,现在话已经说了,要怎么处置,悉听尊便。”

  呵呵,

  好啊。

  李若愚拍了拍手。

  打算率领夏九幽跟过去的时候,

  门口却忽然有重兵跑了进来,直接将门口的众多甲士摁在地上。

  这是,

  玄武门之变?

  李若愚抬起的脚,收了回来,打算看看,这场戏,到底是有多么精彩。

  许久不曾露面的四皇子,一身戎装的走了进来,看着文武百官,直接走到最前头,跪下,道:“儿臣,给母后,请安。”

  他说的是母后,而不是女帝,说明,他根本就没有承认对方现在的位置。

  其实,他并不是女帝的亲儿子。

  只不过女帝当初称后,母仪天下,所以,也算是诸多皇子的母亲。

  他亲身母亲早年染上了风寒,早就死了不知多少年了,所以叫女帝一声母后,并不为过,相反,还是必须如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