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72章风起(1 / 2)





  公输墨都安不下去了,突然觉得,这林关西,有点傻的可爱,在李若愚目光授意下,他收起手里的橘子,就这衣袖擦了擦,跨步走下台。

  望着跪在地上还没反应过来的林关西,笑道:“怎么的,林大总兵,是想等着我来扶你起来吗?”

  还在愣神的林关西,长舒一口气,反应过来,练练摇头,目光略过公输墨,后者也不觉得有什么。

  毕竟这里,李伯爷最大。

  他恭敬的磕了个头,道:“末将领命,谢伯爷不杀之恩。”

  那么,这场本该在动乱结束后,而该刮起来的血腥算账之风,终于算平息了吧,他想,惊天动地的起,在风轻云淡的落,可能是落差感实在是太大了,所以令他产生了不真实感,觉得烟钱发生的一切都是假的。

  之所以那么说,又不是毫无依据的。

  试问,哪个国家在动乱后,不采取血腥镇压政策的?这也亏得是遇到了李伯爷。

  这事儿,放在任何一个人的手里,比如,倘若是兵部尚书来处理,或者是朝廷派过来的封疆大吏,那么,及时他能侥幸逃脱一死,但绝对会被硬生生剥下一层皮来,谁晓得那层皮会有多厚,多痛?

  眼下,这股风,停了。

  在李若愚无关紧要,轻描淡写的几句话下,宣告了结束,三年守孝,不算什么,其实就三年不吃肉而已。

  三年无俸禄,他林关西当沿海十二城的大总兵,积蓄起止这一点?倒是守墓这点,及时李若愚不说,他应该也会时常去那片墓地进场喝酒配袍泽们喝酒解闷的吧。

  仔细清查起来,曾经对他忠心耿耿的部下,绝大部分全部死在了这场动乱中,当然,不是李若愚的刀下,而是林关东的刀下,唯一活下来的是林天佑,还有就是运气比较好的上官琪了。

  想到上官琪,他目光一寒。

  这人的表现,这几天他略有耳闻。

  “林天佑听令。”

  正在失神见,李伯爷再次开口。

  后方,林天佑本来还在跪着,等着李若愚的宣判,他以为处罚完了自家大总兵,接下来,就是他们各级军事干部了。

  果然,这一刻,来了。

  他吸了口气,仰起头,道:“末将林天佑,听后伯爷吩咐。”

  “本次动乱,你没有头像,在敌人威逼利诱中,脱掉了军队中的衣服,混入江湖,按理说,脱掉军服,就是逃兵,但,你并没有就此隐于江湖,而是在动乱之底组建江湖门派,暗中和林关东抗衡,此事,为功。

  莞东城一战,你功不可没,本次,本伯代表朝廷,特封你为沿海十二城大总兵一职,你,可愿意?”

  哗……

  这话一出口,所有人都震撼了。

  有的人满脸羡慕的看着他,有的人,则是流露出了悔恨和痛苦,还有的人,是害怕,但更多的,还是诚挚的祝福。

  这些目光,一一落在李若愚眼中,让他更加肯定了心头的猜测,自己,没有看错人。

  林天佑,可能天赋不怎么样,但为人光明磊落,义薄云天,这种人,拿来当兄弟最合适不过了。

  而且,他不是庸才,动乱就可以看出来,毕竟他还组建了黑龙会,还和地方各大势力打成了一片。

  这样的人,在今后来稳定局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今儿个,大家都晓得是一场功劳宴,哪怕林关西事先就说了是让李伯爷来检阅军队的,但各大总兵,心里跟个明镜似的,哪里不晓得其中的厉害。

  结束动乱之后的第一晚,好多人凭空消失了,他们不是被抓了就是被杀了,当然,在死去那么多人的面前,这些突然消失的人,也就无关紧要了,只要大总兵,和二十六镇的总兵还在,那么,就不会出现什么波澜。

  一切,都还在可控范围内。

  所以,刚才的一切,都只是引子。

  不论是林关西手刃自己的亲兄弟,还是被降职处理,都是为了帮助林天佑上位大总兵而做的铺垫。

  这是李伯爷的手段,让人心服口服,无可挑剔。

  所以,当命令说出口以后,公输墨都是一愣一愣的,感到惊喜,暗想这件事儿还能这么玩。

  看来,自己在兵法上看的什么权衡之术,都是下三流,上不得台面啊,像这种,踩一个,扶持一个,才是真正的本事。

  面对着这么一件事,李若愚,第一次展示了自己的手段。

  当然,听起来并没有什么奇怪的,若真的往深处去追究,就能感受到这里面的渊源是有多深了。

  乃至于,很有可能,这背后还有某些大人物的背影存在。

  李若愚点到即止,不想继续追究,否则,这场动乱之风,绝对不会这么轻易的熄灭,或许,会直接以雷霆之势刮到皇都,拔出萝卜带出泥,牵连出一大部分人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