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2节(1 / 2)





  周嘉暄沉默,父亲浮躁无能,古板迂腐,从少时就开始跟着周刺史,但多年来碌碌无为,只能帮忙打打下手。

  周百药扛不起江州,也扛不起周家。

  “如今世道艰难,把周家交给你父亲,风险太大。我和你祖父商量过,如果你父亲实在难当大任,就从你和你长兄中选,你长兄太像你父亲了,而且他还失于仁爱,你祖父离开前嘱咐过我,如果他不能善待九娘,日后也不会善待其他堂兄弟姐妹。”

  周刺史目光落到周嘉暄身上。

  “青奴,你身为周家子孙,周家这份大业,只能交托于你。”

  这一句话沉甸甸的,仿佛有万钧之势,重重压在周嘉暄的肩头上。

  他和周嘉言一母同胞,小时候天天一起玩,虽然长大后关系疏远了,算不上有多亲近,但也从来没起过争执。

  周嘉言是嫡长孙,一直将自己视作继承人,他身为弟弟,怎么能跃居兄长之上?

  周嘉暄一言不发。

  周刺史沉默了片刻,“青奴,你有没有想过,像五姓七望的崔家、卢家那样的豪门贵族,为什么能绵延几百年,历经几朝几代依然屹立不倒,比皇族还兴盛?”

  过了一会儿,他自问自答,“因为他们的子孙一生都奉献给了家族姓氏,所有人必须为家族利益着想,汉末魏晋时同姓子孙可以效忠不同势力,三国朝廷皆有诸葛家儿郎,能让世家绵延不衰的,是祖祖辈辈的传承和牺牲,家族利益,永远在其他利益之上。”

  庭外寒风呼啸,天色阴沉,时不时撒下星星点点的雪籽。

  堂内安静了很久。

  周刺史慢慢喝完一盏茶,“青奴,你回去好好考虑,周家将来不论是避世还是出世,都必须有个睿智冷静的掌舵人。”

  周嘉暄起身告退,走到门口时,回头问:“伯祖父,您有壮志雄心,却只能听从祖父,可曾有怨?”

  周刺史轻笑,眉眼温和,依稀能看出年轻时的俊朗风姿。

  “值此乱世,托赖你祖父才能保周家太平,我从未有怨。”

  他去过北方,经历过战乱,眼见昔日歌舞升平的繁华之地惨遭乱兵践踏,尸横遍野,血染山河。

  周家不仅在乱世之中保住合族大小性命,还趁势崛起,而且蒸蒸日上,周刺史岂会生怨?

  他只恨自己终究是个书生,不能饮马山河,为朝廷结束乱世纷争。

  ……

  周嘉暄走出周刺史的院子,脚步沉重。

  僮仆饮墨迎上前,“郎君,还回宴席吗?”

  周嘉暄摇摇头。

  回去又要面对那一张张奉承讨好的脸和等着看笑话的其他房子弟……而且还得面对周嘉言。

  周嘉暄从未想过要取代自己的兄长,他从小跟随名士读书,清风霁月,并不看重家主之位。

  但伯祖父和祖父交给他的,除了期望,还有责任。

  身为周家子孙的责任。

  周嘉暄叹了口气。

  走了没几步,前方传来一声怒喝:“三弟!”

  周嘉暄抬起头。

  周嘉言面色阴沉,直直朝他走过来,揪住他衣领,“你和伯祖父说什么了?”

  周嘉暄垂眸,“没说什么,只是谈论学问而已。”

  “学问?!”周嘉言冷笑,“我刚才都听说了,你背着我讨好伯祖父,为的不就是取代我去争家主之位吗?现在你称心如愿了,又何必装相?”

  周嘉暄心中暗叹,“长兄,今天你设宴招待温家人,主人怎么能无故离席?别怠慢了温家人,其他事以后再说。”

  想起温柔貌美的温四娘,周嘉言迟疑了一下,松开手。

  “三弟,你我是同胞兄弟,我自问从来没有亏待你,有什么好的总想着留一份给你。母亲早逝,我和你相依为命,还记得崔氏嫁进来的时候,乳母抱着我们兄弟俩哭,嘱咐我们兄弟相亲相爱,互相扶持。我一直记在心里。”

  周嘉言深深看周嘉暄几眼,拂袖而去。

  周围几个侍从手足无措,不敢抬头。

  周嘉暄闭一闭眼睛,轻轻一叹。

  原来周都督离开的时候嘱咐他的那些话并不是随口说的,周都督早就在提醒他,要他做好接替周刺史的准备。

  ……

  过厅羊终于做好了,送到九宁房中。

  灶房的人不知道她喜欢哪个部位,直接送了整头蒸羊和十几碟不同口味的蘸料。除了切成薄片的蒸羊肉,冷盘、肉脯、酱瓜、菜蔬,还有主食荷包饭、羊肉面、二十四气馄饨,一条大长桌挤得满满当当的,实在放不下了,只能挪到香几上。

  这么多东西九宁自然吃不完,她让衔蝉把全羊席分给所有侍婢,自己尝了点羊肉,吃了一碗鱼肉馅馄饨。

  侍婢们已经摸清她的脾气,谢过赏,围坐在长桌前笑闹。

  九宁吃完馄饨,站起来散步消食,无意间瞥一眼长廊,发现多弟也在桌边,正捧着一碗羊肉大嚼。

  她没用筷子,直接用手抓肉,有两个侍婢看了她好几眼。

  九宁暗暗为那两个侍婢捏把汗:别看了,再看以后很可能被多弟戳瞎眼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