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分卷(63)(2 / 2)

  天下英才尽归我手。顾行一身后的尾巴摇得欢快,坐了一天的疲惫感也消失无踪。

  高老忍不住打击他:带不带的好团队还要看你自己的。还有,你什么时候来数院带几堂课?

  这句话从他得知顾行一答应在化院和物院上课以后就憋在心里,一直拉不下面子问出来,现在终于说出了口。

  结果这小混蛋转过身来,眨了眨无辜的眼睛,疑惑地反问:不是早就安排上了吗?我已经和教务的人商量过了,以后我去给学弟学妹们讲基础数论。

  好啊,合着你们一个两个合在一起糊弄我。高老看一眼正在憋笑的唐院士,毫不留情地敲了敲顾行一的脑袋,冷哼一声,背着手走了。

  顾行一捂着脑袋,赶紧加快脚步跟上导师,这得赶紧哄一哄,不然高老得气个好几天。

  在计算材料研究所如火如荼的建设同时,官网上也悄无声息地放出了超导理论讲座的消息。

  虽然放的悄无声息,但是相关领域的研究者们早就期盼着这一天,在陆陆续续有大牛收到邀请函的同时,就有人紧盯着官网,希望能够早一点抢到预约,好在大讲坛下好好听一听创始人讲一讲这跨世纪级别的理论。

  而媒体,早在顾行一同时发表两篇顶刊的时候就将这位朝国年轻学者吹得天上有地下无的,早就让他成为了空前绝后的天才的代名词。

  在超导理论讲座即将开始的消息放出以后,旧浪热搜迅速被这一消息占领,无数或真的了解此领域或是蹭热度的大v纷纷发表期待,一副即将要参与这场讲座,并与有荣焉的姿态。

  鹰国,希尔研究所。

  库尔斯教授,两度将超导逼近常温极限的专家,铁基高温超导材料的奠基人,也是第一个打破了麦克米兰极限向世界宣称超导材料永不会被禁锢的开拓者。

  他正在带领学生们研究最近轰炸了整个学术界的论文。

  磁场在透明幕墙后无声展开,电流一点点升高,像是汹涌的河水冲击着两岸。

  但这河水却是平滑的,畅通无阻的。神奇的超导材料将阻力降低到最小,让它毫无损失毫无浪花的流淌过所有道路。

  蛇形的细线一点点爬行,一点点突破无数物理学家心目中的天堑,之后才纵身跃进天际,留下令人叹息的高墙。

  而在大屏幕上,密密麻麻投影着这一套材料的其他数值,还有扫描隧道显微镜和电子能谱的数据,他们都与顾氏理论预测的一模一样。

  顾的理论确实是正确的。这位为高温超导贡献了半辈子的教授在数次实验之后,最终下了定论,我差不多看懂了他的理论,也因此,更想亲眼见证他将这场奇迹创造出来的过程。

  他的学生沉默地听着,及时的送上Q大寄过来的邀请函:教授,我已经定下了去朝国的飞机,就在7月30号。

  相同的事情几乎在世界各地上演。从欧洲到美洲,从东方到西方,无数研究所都在这两个月里认真的重复着顾行一用于证明理论的实验,无一例外,每一个都成功了,一时之间,以顾氏超导三大定律为基础的论文井喷式出现。

  鹰国化学学会和高能物理学同时在6月底的总结中写到:高温超导材料由此迎来了新生!这是最近的热点,是一处新开发的短时间内绝不会枯竭的的金矿!

  除了研究者们,看到了这项材料背后巨大商机的资本家们也蠢蠢欲动。

  记得拿到超导理论讲座的邀请函。JR芯片的荣总想起来这个讲座,吩咐秘书。

  秘书尴尬地从电脑面前抬起头,小心翼翼地说:我们没有收到邀请函,网上预约已经被抢光了。

  不是才刚刚开始?

  是的,总共1000个名额的预约在放出来的一瞬间就已经被抢光了。

  预约已经全部放出去了。小x监视着官网,把这个好消息第一时间告诉了顾行一。

  顾行一刚刚停止了手中对芯片的操作,抬起头看了一眼,上面预计参加会议的人数已经达到了三千人,最大的礼堂直接给他空了出来。而且已经有20来家媒体打算参与,还有直播,可以想见,当天会有多少人同步倾听他的讲座。

  小x,给我来个全息投影,我觉得我需要练习一下。就算是顾行一见过的场面也不算小了,这一回也忍不住深吸一口气,好让自己放松一点。

  第97章 讲座上

  7月底的京都格外热闹。

  Q大周围的酒店人满为患, 密密麻麻挤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

  不同于之前举行的一些可有可无的小讲座那样一场只有几百人, 这一场讲座从一开始便是万众瞩目, 无数人翘首期待着这位摘下了凝聚态物理学与材料学双重皇冠的学者亲自讲解他的理论, 或者说, 某种已经接近万物之道的理解。

  这一种心态已经接近于朝圣。

  真的很热闹啊。赵鹏跟着顾行一来到了会场, 在过五关斩六将之后, 他在无数人艳羡的目光之下, 成为了顾行一直接负责的第一项目组的一员,也负责整理这一次讲座的稿件。

  看着上上下下密密麻麻的人头,忍不住感叹道。

  他也参加过不少讲座,却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大的规模。

  也对,这场讲座解决了困扰了人们数百年的难题,并且将会指引出将来数百年的前进方向。

  顾行一也看了一眼参加会议的学者,最重要的几位, 坐在前排, 桌面上放着他们的名牌。一眼望过去,便有无数时常出现在顶级刊物上的名字。

  而在道路的两侧,架起了无数摄像机, 将情况实时转播到网络上。

  他拿出手机看了一眼,小x发来实时统计,在线人数已经达到百万。

  还好提前做了点准备, 至少此时还不会怯场,顾行一一边想着,一边还是忍不住对着穿衣镜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服装。

  库尔斯教授带着学生坐在了讲台下。

  真是好久不见了, 库尔斯教授,说话的人五十上下,鬓角染霜,眼角是岁月留下的刻痕,但这一切都不影响她是一位美丽的女士,有着诗意的气质,上一次见面还是在鹰国超导研讨会上吧。

  是啊,安妮教授,他对着这位老熟人点了点头,您上次关于铜基超导材料和希尔伯特空间里电子迁移的理论令人印象深刻。

  哪里,那一场研讨会中,最后是出尽分头的还是您的新一代的铁基超导材料发现。他们两人分别代表超导材料的不同方向,相互竞争的同时也惺惺相惜,在得知自己落后之后,安妮教授也加速了研发过程,更是注意到了最近崛起的计算材料学对于超导材料研发的可能存在的作用,只不过终究是落后一步。

  一个时代已经落下帷幕,新的时代将会有新的人物带领,库尔斯教授坐在她身边,语气之中不乏唏嘘,我们在潮头立了那么久,也该退下来了。

  就像迁移中的雁群,领头雁受不住空气阻力的时候回到了后排,然后后头的大雁将会接替它的行动,安妮教授笑了笑,目光扫过半个会场,这也是薪火相传的过程,这么多后辈,都将继续我们的努力。

  您是觉得他一定能够完美的阐述理论吗?凝聚态物理学家巴尔夫听见了他的话,回过头来。

  库尔斯教授和他也算是至交了。两个人一个偏重理论,一个偏重实验,一个是物理学的大牛,一个是材料学界的支柱,合作无间,第一个拿出了突破极限的超导材料。

  至少实验证明他的理论是正确的,库尔斯教授对于理论体系的了解只是一般,他更看重的是实验中的实证,至于理论,那是你的领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