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149 凤姐家故事(搬文,看过勿点(2 / 2)

凤姐闻言喜颠颠亲自去了林府告之这个好消息,林如海闻言半晌方道:“嗨,这倒没意思,罢了,一起吧!”

一时皆大欢喜,贾府高朋满座,林如海贾政暂时和解,想必在下一个孙子出生之前,应该和平了。

忙完这好事儿,凤姐舒一口气,接着忙年了。今年有巧姐儿这个能干女儿打下手,又有平儿一边帮着照应,凤姐就轻松多了,只是心里搁着事儿,却是越发不安生,吃不好睡不宁,只发愁。没事儿的时候,避过巧姐儿就与平儿嘀咕:“唉,真希望巧姐儿有她林姑姑的好命,夫君帅气又有才,又无姬妾使坏。偏你二爷早不升官晚不升官,如今倒升了二品了,这回我巧姐儿要免选,越发难了,也不知道我们巧姐儿落个什么人家。”说完这串子话,又是那么一声叹。

平儿知道她这是岳母心结,只觉得天下男儿都不可靠。平儿原要不理会,无奈何,凤姐一声声叹,只把平儿心叹得一抽一抽的之慌张,也不得安生了。情儿比三姑姑探春有过之而无不及。平儿也担心,这蔻姐儿不知花落谁家呢!

平儿跟着叹了几声,反回头来笑着劝慰凤姐:“依我说,凭我们巧姐儿人品,落在谁家里也能铺排的开,再说啦,能得圣上指婚之人,且错不离儿。”

凤姐叹道:“这话我焉能不知,我只想着,十五岁委实小点,再等几年她大些,像林妹妹似的,十岁再出阁我也不忧了,你看林妹妹早先娇滴滴风筝似的柔弱,岁数渐大些了,就不同了,一生就俩孩子,这多省事儿啊,一下子儿子女儿都有了,子嗣也不愁了,婆婆面前也体面。”也不错,还不是有儿有女全乎人儿。”

这平儿永远知道什么时候说什么话,这话凤姐听着就分外舒坦,笑道:“别光说巧姐儿,蔻姐儿也该采了,你倒说说,蔻姐儿想个什么人家呢?”偏疼,替她攒了那些东西,尽够她们吃喝一辈子了,以我的心意,且无需什么荣华富贵了,但凭莫笑话。”

凤姐却道:“什么贪心,蔻姐儿得她二婶教导,有才有貌,比她姐姐姑姑们丝毫不差,她那子还有些随着云妹妹呢,倒比巧姐儿还活泼些,叫人看了就喜欢。既是你心疼她,我就按你的意思,嗯,这清贵人家,靠他老子还不行,得求她二叔在举子里长眼,或者就托付他二姑父也成了,总叫你如愿。”了!”

凤姐笑道:“要你谢呢,蔻姐儿声声叫我妈妈,那天不在我怀里揉一揉呢!”惯得她!”

了,凤姐想着是她最后躺在娘怀里做女儿,把亲友们都下了帖子,来家里热闹。一时湘云探春邢岫烟,另有凤姐娘家几个姐妹也都带着孩子来了,迎春夫妻也三年任满回京述职来了。

她那长子十岁,女儿八岁,小儿子六岁,在任上有生一个闺女三岁了。

探春也是三个孩子的母亲了,长女八岁,长子六岁,次长子也三岁了。加上邢岫烟的孩子,尤氏养子,凤姐的萏哥儿,宝玉莛哥儿,菡姐儿。

再有史家史正鲲的长子长女也都是七八岁年纪,真是孩子满地跑了。

凤姐一个个拉着爱不够,恨不得都是自家里才好。迎春探春跟那边围着菡姐儿夸奖。

也不是说她们不喜爱蔻姐儿,只是个人家里没有匹配的孩子。只有迎春探春的长子与宝玉菡姐儿岁数相当。且巧姐儿要入,纵不指给皇子,也是指给宗室大臣。各人混没想头,当然要为这菡姐儿去了。

菡姐儿爹爹宝玉只是六品官,探春迎春都有资格做她婆婆。当然,菡姐儿姓林,林家在仕林中声望极高,将来际遇也难以预料。

中老关系接洽了关系,让他们照应巧姐儿。凤姐还替巧姐儿在夹袄里逢了一个隐蔽的钱袋,放了五十、一百的散碎银票三千两,另外准备一些戒指镯子扳指,让她打赏嬷嬷侍女,日子也好过些。中惨烈,贾琏亲眼得见亲身经历。他们只希望巧姐儿不出差错,指婚一家婆婆善良女婿能干的人家就好。

三月,公里传出消息,巧姐儿被留了牌子了。凤姐闻言心里疼得一抽抽的,她不想女儿嫁给皇子,更不想女儿少女伴老树。天天嘀咕贾琏,问他能否想法子,让巧姐儿指婚出。她受不了娘儿们几年不见一次面。

终于,四月初,皇帝小主圈定了,还好,没有巧姐儿。

又半月,皇子妃定了,也没有巧姐儿。

凤姐闻讯大喜,只给祖宗磕头,开始为巧姐儿准备房间,以备她回家居住。

四月底,巧姐儿归家,凤姐搂着巧姐儿欢喜不尽,以为这下子最多与大臣联姻,心里盘算,等撂了牌子,好好给巧姐儿寻个好婆婆好女婿。再跟亲家商议,看能不能让巧姐儿在家多留些日子了。中忽然有太监来传旨意,巧姐儿被指婚给铁帽子安王的玄孙,安王府世子水湰为妃。

且说最早一代安王,乃是高祖皇帝弟弟,曾经随高祖开国,南征北战立下大功,高祖称帝便封了自己弟弟铁帽子王,至今已经传了四代,安王如今虽然与当今皇帝已经出了五服,明面上不及北静王受宠,也不及忠顺王曾经权势熏天,却因为历代王爷低调行事,鲜少与大臣豪门参合,历代皇帝对他们十分礼遇,安王府一直四平八稳,虽然没有实权在握,却在宗室中自有威望,无人撼动。

贾琏乃至林如海,对于巧姐儿这门亲事却极力看好,这样人家,只要不行谋反事,只要王朝一日存在,便会富贵延绵。并且林如海贾琏都见过安王世子,是个谦谦君子,混没有一般纨绔骄横气息。

女儿高嫁虽是父母的心愿,可是凤姐总觉得王府世子有些齐大非偶,闻听女婿人品不错,倒也满意。唯一不足,世子已经年满十八,屋里有了侍妾,虽然没有孩子出世,可是王府继承人,不可能只有正妃,一旦世子正妃入门,最多一年,少则不过三五月,无论有孕无孕,都要再纳偏妃,光求子嗣。源,也是世子几次差点挂落的缘故。

自巧姐儿指婚,凤姐每日被这些问题缠绕,难免郁闷,患得患失。

尤氏李纨黛玉平儿,只得轮番劝慰,言说只要巧姐儿抢先产下小世子也就是了。

虽然如此,有了这样女婿,丈母娘见了女婿,还要行礼,凤姐到底有些膈应。

贾琏也不知这桩婚事从何而起,后经林如海从皇帝处探听消息,原来是现任安王妃太过柔顺,不能弹压内闱,竟然被偏妃拿捏,世子幼时几次差点丧命,都是老安王妃设法护佑,如今偏妃作祟,蛊惑安王几次想夺世子名分,还要老安王妃出面整饬安王后院,方才保住世子位。

老安王妃年岁逐渐大了,这才求了皇后娘娘,请求给指婚一位有才有德有魄力的孙媳妇,也免得将来内闱失序,被人拿捏。通琴棋书画,便注意观察巧姐儿的行止,只见她进退有据,不媚不俗,很有大家风范,又打听得在家曾经襄助母亲打理府务,管理的整个贾府井井有条。

巧姐儿这样身份,与太子以外皇子做正妃最好不过,本人能干,身份不高不低,外家没有强劲助力,不会威胁太子不稳。皇后娘娘几次后悔要留给三皇儿,架不过老安王妃盯着,只得指给了安王府世子。

凤姐闻听这一说,更加忧心忡忡,婆婆树不起,媳妇更难立,王府不必一般人家,偏妃也是妃,那可是皇家玉碟上的人物,公公宠妃可不好惹,深不得浅不得。

平儿也觉得麻烦,可是皇后赐婚,谁能更改,只得好言劝慰凤姐:“皇后赐婚,赏赐半幅嫁妆,这在别人求也求不来,那个不高看一眼,忘记我们老太太呢?”

凤姐至此,也只能寄希望于老安王妃多活些时日,最好活到世子封王,想到此处,遂觉不妥,忙暗自呸呸几声。

随着赐婚旨意下达,两府开始接洽小定日期,最后安王府请了钦天监测定最近吉日,只有八月初八上上大吉,小定便定在这一日。 阿甘[记住我们:烽火ap站: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