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二十二章 议分离(2 / 2)

沈妙歌和郑大将军商量之后,认为现在应该在京中放把火:只要边关传来战败的消息,便可以让京中的几股势力活跃起来夺了那帝位,再安天下吧。这个皇帝再在那把龙椅上坐下去,只会给天下带来灾难而已。

此事便由郑大将军用信鸽送了消息给廉亲王,让他安排人到京中活动:他和沈妙歌是不能进城的。

然后就是张大娘的安置;她一个孤寡老人,照顾了红袖主仆这么久,怎么也不能就这样走了吧留一些银子可不是什么好主意,张大娘收留红袖主仆时可不是为了银子。

她无儿无女,红袖一行人走了之后,她再过个几年日子怎么办红袖很感激张大娘,这个老妇人待她和映舒可以说是极好的,为人要知恩图报。

红袖的意思是要带着张大娘一起走,沈妙歌和郑大将军都不反对,只是他们认为要问一问张大娘:故土难离啊;张大娘这一走,有生之年都不会再回来了。

红袖点头:“当然,如果老人家不同意,便多留下银子给她,再相托村中的人家吧。”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虽然不能让红袖放心,却也只能如此。

说完了张大娘的事情,红袖便看向了映舒:“现在,就剩下你的事情了。你和古大夫怎么样了”

映舒立时脸就红了,几乎要跳起来:“姑娘,什么怎么样了我、我清清白白的。”

红袖嗔她一眼:“我是问这个嘛我是问你看古大夫人如何,是不是也有了那个心思。”她看到映舒的样子,心下已经猜到了七八分。

映舒低着头搓自己的衣角,却没有说话。她不说话,就连郑大将军和沈妙歌也明白了她的心意。

红袖虽然极为不舍得,不过知道怎么做才是最好的:“映舒,我们看古大夫人不错;如果你不反对,我便做主把你许配给他可好正好,让张大娘给你们保媒。”

映舒的脸更红,头低得更厉害,却还是没有说一句话。

红袖看了沈妙歌和父亲一眼:“映舒,这里也没有外人;有什么话你就说,不然我也不好代你做主我把你看作妹妹一样,你不愿意的话我不会强求你做任何事情。”

沈妙歌看映舒还是不说话,便道:“你同意呢,头便一动不动;不同意便轻轻的摇摇头。”

在屋里红袖三个人六只眼睛之下,映舒那个小脑袋是一动也没有动,就连头发丝都没有颤一颤。引得红袖和沈妙歌、郑大将军都笑了。

“那明儿我和张家嫂子去提,这两天赶着把喜事儿办了吧;”郑大将军笑完之后道:“也免得我们走时不放心。”

映舒听到这里一下子抬起头来:“走姑娘,你们要走,不带着我了”她吃惊的脸上全无一丝血色,眼中都急得要掉出泪水来了。

自她卖到沈家一直跟着红袖,自来就当红袖是主子,所以跟着茶香她们喊红袖为姑娘;她根本就没有想过有一天要和红袖等人分开。

在她想来,就算是她嫁人了,也会和韵香一样,夫妻二人一起和红袖在一起生活,直到他们老了的走不动了,不能做活了还能天天去寻红袖说说话。

红袖看到映舒的样子,眼睛也红了;她和映舒生活在一起几年,可以说是天天在一块儿,再加上一起经历了这一番生死,她如何舍得下映舒。

但是映舒是人,她有追求幸福的权力;所以红袖才狠下要留下映舒。她轻轻拉过来映舒,把自己心中的所想细细的说给了映舒听,她与沈妙歌、郑大将军的不得已经,都说了出来对映舒,没有什么可隐瞒的。

古大夫不是人不好,而是来历不明,她不能把他带回岛上;至少眼下不行。

映舒听完之后扑倒在地上抱着红袖的腿:“姑娘,我不嫁人了,我要跟着你,你不能扔下映舒不管了。”

红袖被她哭得也是泪流满面,却还是试图和她讲道理:女人的幸福,就在一个真心爱你的男人身上;她不能让映舒孤苦一辈子,也不能让映舒错过了她的幸福。

映舒却是死活也不听了,什么话也听不进去:“不,不,姑娘我不嫁了,我谁也不嫁,我只要跟着姑娘;如果姑娘不带我走,我宁可一死”

她哭着提起了大姐儿、提起了两个哥儿,提起了她已经跟到岛上去的父母,提起了映草儿、韵香、茶香等人;那都是和她血脉相连的亲人啊。

“没有姑娘,映舒不知道还活个什么意思,你不如让婢子死了的好。”映舒并不是矫情,她和红袖一起生生死死几次,根本就不是一般的主仆之情可比。

红袖和映舒相拥而哭时,屋里的众人都没有发觉,他们屋顶上正伏着一个人在静静的偷听;这个人,正是古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