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十九章 救人可是一桩麻烦事儿(1 / 2)

第十九章 救人可是一桩麻烦事儿

第十九章救人可是一桩麻烦事儿

江彩云的恩将仇报,给了红袖很大的教训;她可不想做再做一次东郭先生:再没有露出尖利的牙齿行凶前,你根本就看不出来那是一只羊,还是一只狼。

红袖倒也没有因此见死不救,只是她只救人:救完,此事便算完了。

只是,连姑娘一看就不似这样的想法,她看来想救人救到底、送佛送到西了;红袖轻轻的一叹,看了一眼被救的女子:“姑娘,救你的人是连姑娘不是我;无功不受禄,姑娘的大礼我不敢受。”

说完,她再次闭上眼睛:连姑娘并不会听她的,她还是闭上嘴巴,免得一开口,就得罪两个人。

连姑娘并没有理会红袖,只是让那女子起来坐到侧座上,然后细细的问起了她的姓名、哪里人氏等等。

红袖就在一旁坐着,自然也就知道了那女子姓郭名珍珠;她一听这姓氏,心里便暗叹:难道冥冥中自有天意,这位珍珠姑娘什么不姓,怎么就偏偏要占了一个东郭的郭字呢?

郭珍珠答完了连姑娘的话后,又一次下扑倒在她的脚下:“姑娘,小女子现在身无分文、举目无亲,不知何去何从。”说完便是哭泣之声,她伏在地上哭得很痛很伤心。

连姑娘却没有立时答话,她对爱哭的女子向来是不喜的:可是眼下她救下的女子,那可是动不动就哭的;她被哭得有些头大,不自禁的看向红袖。

可是红袖闭中双目好似睡着了:连姑娘也明白,这是红袖摆明了不想管此事;她心头微微有些不快:学武练武之人,都应该有一颗侠义之心才对,怎么沈少夫人连一点同情也没有呢。

郭珍珠没有听到连姑娘的回话,哭得更痛了:“小女子对姑娘的大恩无以为报,不敢再奢望其它;小女子只图有片瓦遮身、能有一口饭吃不至于饿死就行。”

红袖听得眉头微微一动:这叫不敢奢望其它?郭珍珠也不是全无心计啊,以退为进要逼连姑娘收留她。

“小女子有一双手,不会白吃白喝的;”郭珍珠继续哭道:“在京中小女子不认识他人,也不求助、相信他人,姑娘、姑娘再救救我吧;如果我这个样子回客栈,今天交不出店钱便会被老板赶出来的。”

“到时、到时说不定又会被人所欺,求姑娘怜悯几分。”说完,她在车板上重重叩了几个头。

连姑娘真得为难了:听她所说,真得放下她不管,这次救她也是白救了;但是带她回家?那可不行!

她想来想去,又看向红袖;见红袖还是闭着双目便伸手推了推:“沈少夫人,沈少夫人……”

红袖轻轻叹息着睁眼睛:“连姑娘,到家了?不好意思,居然睡了过去。”她只求连姑娘能明白她话中的暗示,不要强人所难。

但是连姑娘好像不知道什么叫做强人所强,她和红袖不是朋友,只不过是见过几面而已,按理说是不应该强求红袖做什么的。

她认真的看着红袖:“我不能带她回府,夫人府上用得人多,想来不会多她一个;便让夫人带她回去安置,也算是善事一件。”她并没有说自己为什么不能带郭珍珠回去,说完又咳了两声道:“正好也为夫人腹中的孩子积德。”

红袖轻轻的、坚定的摇头:“连姑娘,不好意思的很;我们府上不缺人手,这位姑娘我不能带回府去。”积德,她当然是相为孩子积,但是却不想被麻烦缠身。

这样德,不积也罢。而且连姑娘直说不能带那女子回去,她当然也能直言:并不是她惹来的麻烦,她为什么要为连姑娘善后呢。

连姑娘没有想到红袖会拒绝她,微微的一愣之后道:“夫人,她真得很可怜无处可去;您难道见死不救吗?”

红袖微微皱了一下眉:“连姑娘,你已经救下了她――我们不是她的父母;而且府上添人手的事情,我上面有太太婆婆、太婆婆、婆婆,我哪里能做得了主?”

她很委婉的提醒连姑娘:我们不是她的父母,不必为她的日后操心;天下不幸的人多了去,是不是每一个她们都要救出来,然后再安置到家中?

不要说是沈家,就是皇帝也会没有钱养这些人的!

人善良是好事情,但是行善要量力而为:不能不顾自己的情形,倾其所有的做好事;而且,红袖对郭珍珠的印像不好,这是主要原因。

有人救了她,她应该感激;但是救她的人并不欠她什么,凭什么救了她就要负责为她找容身之处?如果换成是红袖,她不会给自己的恩人找麻烦,有什么困难她会自己想法子的。

她相信天无绝人之路,而且人的一辈子这么长,以郭珍珠她们的年纪来说,还有好长的路要走:事事处处都要依靠旁人的帮助,什么时候才是头?

人,要自立自强,这才是正途。

不过,这些道理,红袖并不想对郭珍珠说:郭珍珠又是她的什么人,她当然不会费心教她。

连姑娘被红袖一长串的婆婆给堵住了嘴,虽然她并不相信;她堵气不再看红袖,低头看向郭珍珠一时间还真不知道应该怎么做才好。

马车一直走着,并没有多少时间给连姑娘仔细考虑;她堵了一会子气,只能转过头来再同红袖商量:这女子只能由沈少夫人带回府去。

她这一次对红袖许诺了很多的好处:什么金银啊,宝石首饰、名贵兵器等等;但是红袖依然是摇头拒绝。

连姑娘和红袖一直在为郭珍珠的容身之处争论,所以没有注意到郭珍珠的脸色已经变了。

她很难堪,非常难堪:她家虽然不是什么望族,却也是当地的乡绅;自幼被父母捧在掌心里,何时曾被人嫌弃成这个样子?!

面前的两个贵人,是的,她看出来这两个是贵人,却当她是个东西一样的推来推去,你也不收我也不要。

她如果不是在京中早已经受过了白眼,又十分明白自己如果不求助于眼下这两位,根本不可能活得下去:她并不是什么也不会,只是她却吃不了什么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