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三章 巧手巧心思(1 / 2)

第三章 巧手巧心思

――近几天,沈家和郑家的贺客十分多,沈老侯爷父子也没有很多时间;就在这样的忙碌中,太后的大寿到了。♀

红袖在老宅门口等着沈妙歌,和他一起上车子进宫给太后贺寿;到了宫门前,沈妙歌去寻祖父等人,而红袖则立到了沈夫人一侧,对前面的沈太夫人视而不见。

沈太夫人来时已经被沈老侯爷再三的训斥过,如果再给红袖半分脸子看,就让她回府等着收休书;所以,红袖虽然没有上前给她请安行礼,她心头不快却也没有带出半分来。

众命妇跟在各王妃郡主的身后进了宫,在慈安宫的正殿前给太后叩头贺寿:说是简单,但是等一切繁琐的礼仪完成,便过了近一个时辰。

太后今天的心情还是不错的,拉着廉王妃的手坐在一旁说笑着;各宫妃也相陪凑趣,一片欢声笑语。魔!幻地手/首/发

品阶低的命妇被宫婢们带到偏殿入座吃香茶,等侯赐宴;而红袖却被太后留了下来:有廉王妃进言,她想面见太后并不是什么难事儿。

“听王妃说,你有寿礼送给哀家,只是却要当面奉上才有趣儿?”太后打量了一下红袖,如果红袖不是顶着郑家女儿、沈家妇的身份,她根木不会引起太后一丝的兴趣。

在众妇的女眷当中,红袖的长相可以算是平凡的了:太多美丽的女子,清秀而已的红袖自然算不得出众;她因为习武,只有一股子英气略与人不同,却也莒落到太后眼中。

武将世家的女子习武也非红袖一人,太后识人多,乍看之下红袖并无什么长处一般。♀

红袖上前跪倒:“臣妇礼物微薄,只求能博太后一笑,以尽臣如的孝心。”

太后微微点头,扫了一眼殿上坐着的众人:“嗯,那哀家看看你给哀家准备的什么吧。”

有了太后的话,一旁便有宫婢过来带红袖下去:她要准备一番的,应该用的东西也早已经随寿礼送到了宫中。

宫婢把红袖的寿礼送到她手中,便帮她一起准备妥当了:不过宫蜱看红袖的寿礼,却露出了失望的神色一一虽然说是薄礼,这寿礼也实在是太薄了一些;就算是那个水晶琉璃大杯,也不值几个钱。

宫中比这个琉璃杯名专几倍,几十倍、几百倍的都有。

不过她也没有提醒红袖什么:年年总―有命妇们想博太后的恩遇,像红袖这样愚的虽然不多却也不是没有。

红袖把东西备齐,又塞给宫蜱一张银票,烦她让人送上热水来:她要泡茶。

宫婢没有想到红袖还算上道,也点头让小宫女把红袖备好的东西送到了殿上,又着另外的小宫女提了热水相随。

太后看到红袖备好的东西之后,也有些失望:那杯盏之中的茶球就是大的有些出奇,除此之外并没有什么特别。

廉王妃也没有见过红袖的寿礼,她看到那琉璃盏和茶球也露出了失望之色,看向红袖轻轻的摇了摇头:早知道如此,就应该由自己给表嫂备下寿礼。♀

廉王妃认为红袖会求她在太后面前亲献寿礼,一定是有要事要求太后做主:她这几年可是极懂太后的心事,备一份合她心意的寿礼不过是小菜一碟。

红袖对着太后行礼之后:“请太后细看。”她取过盛装热水的精致金壶,向琉璃盏中徐徐注入热水。

随着热水的注入,那茶球浮动了几下后沉到了琉璃盏底部,然后它居然徐徐的如同花一样盛开了!

看到这里,太后的眼睛已经离不开那琉璃盏;而满殿的妃嫔与命妇们都呆呆看着那琉璃盏中还在绽放中的茶球。

茶球终于都舒展开了,里面居然盛开了两朵金灿灿的花!等到花完全盛放后,红袖拜了下去:“瑶池春不老,花开贺长寿;祝太后福如东海、寿比南山。”魔!幻地手/首/发现在红袖不管说什么,太后等人也不会注意听的:她们眼中只有那盏琉璃杯。

太后终于收回了目光,看向红袖点头:“好,很好。倒是让你这孩子费心了,快起来吧。来人,赏!”太后顿了一下:“重重的赏。”

红袖连忙又拜了下去,谢过太后的赏赐之后,又道:“此茶名为瑶池献寿,可以行气活血,可以暖胃;虽然不能说根治胃寒痛,却多少有些补益。”

太后闻言更是高兴,她有多年的胃寒之痛,常年吃药:此事满朝上下都知,年年不知道有多少人为此进献药物;但是那只是药,太后并没有放在心上。♀

红袖所献却不是药,而是茶;茶本身便有着长寿的含义,再加上红袖的巧手,这样一份寿礼,虽然花费不多,却贵在心意。

太后十分高兴,看向红袖迸:“只是不知道哀家是不是日后天天有此口福。”她此话多半是在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