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带着别墅穿八零第182节(1 / 2)





  “打个比方,药厂出厂的某一款药,药名他们不满意,他们有权利改,而且是一句话的事,如果他们有心要恶心我们,弄个欺负人的名字,我们凭着百分之三十的股份还干不过他们。”

  “若是有一天力莱集团说要加大投资,再找个投资人进行新一轮注资,占股比例再重新分配,只要力莱集团钱够多,我们会连百分之三十都保不住。”

  “还有这个定价权,除我们国家之外的销售权,没有详细条款进行解释,在我看来,这两个就像是力莱挖的大坑等着埋我们这个乙方的。”

  “定价权是什么?就是他们说这个药卖多少钱,那就买多少钱,同一款药,如果他们在我们国家定价很高,然后出口定价很低呢?让我们国家的病人用不起药,国外的病人当我们这些药是廉价药。”

  苏舒说完摊摊手看了一圈众人。

  “这个比方不太合理啊~”优部长摇摇头,“应该不至于这么离谱吧。”

  “是啊,不能把人家想得那么坏吧?”陈书记道。

  “力莱集团在我眼里就是这么离谱这么坏,所以我刚才就说了,我会把所有可能存在的疑点去放大,去挑剔。”苏舒道,“我知道你们想着,他们花了一千多万美元投资,肯定也是想好好经营,都是奔着赚钱去的。”

  苏舒道,“那么,你们有没有对这个除了乙方本国之外的销售所有权深思一下,为什么力莱集团会多添上一句这个?”

  第310章 天差地别

  “国外的销售权给了力莱集团,怎么给?力莱集团完全可以注册一个子公司拿下这些药品的代理销售权,力莱集团对这个国外的定价低,但是拿下销售权的子公司要卖多少,和我们可就没关系了。”

  “他们的子公司拿着这些药卖了,照样给力莱集团赚钱,他们可以买到全世界除了我们国家之外的地方,就能靠着销售给力莱集团赚数之不尽的钱。”

  “那么我们的药厂就成了什么?成了力莱集团的一个廉价药品生产线罢了。”

  “我们的老百姓用药困难,买不起,用不起,药厂盈利全无,还得为了海外那些盈利低订单量大的订单拼命生产,不觉得可悲吗?”

  “还有一点。”苏舒把合同往后翻了两页,“甲乙双方共享现有药方,甲方派遣60名资深员工到乙方药厂负责甲方提供的药物生产工作,乙方向甲方提供乙方药厂现有的所有药品配方。”

  “在我看来这个才是最最最离谱的事情。”苏舒把合同往桌上一扔,“后面的我都不想接着看了。”

  葛厂长叹了口气,”若是还看在力莱集团投资的一千多万美元的份上,这个条约也没什么不行,可如今听你这么一说,好像这个条款也不公平。“

  “是不公平。”林国河点头。

  但也如葛厂长所言,如果不是苏舒一开始给大家灌输了力莱集团要往合同藏猫腻的事情,再有前面一番对别的条款仔细的分析,林国河若是听到这个条款的翻译,也不会深想,也会和葛厂长有一样的想法。

  觉得,虽然有点不公平,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看在以后要一起赚钱的份上,可能也会同意了。“既然是共享药方,为什么甲方就不把现有药方配方交出来给甲方,而是派遣60名员工负责生产?60名员工分到各个岗位各个生产线上,完全可以牢牢的把控住了每一道生产程序,我们药厂摸都摸不到他们的药方。”

  “再多给我们一点海外订单,各位领导忙这些订单都忙得焦头烂额,不定都没空关注生产线上的事。”

  “解读这份合约就会发现,力莱集团这份合约给他们留着可进可退的空间。”林国河叹气,“倒是我们乙方药厂,确实是步步受制于人。”

  程副市道,“细想过后,确实极其恐怖。”

  “你们觉得他们投资一千八百多万美元,投资巨大,一定是带着十足的诚意,但其实,一千八百多万美元里,一千万美元用于购置设备,如果力莱集团哪天要退出,他们将他们出资购买的这些设备拉回去,再加上从我们药厂拿走的独家药方,靠着这些力莱集团的账面上就可以回本了,并没有损失多少。”

  “而我们厂里替他们生产的药,他们销售出去的药,就是他们所有的利润。”苏舒道,“如果我没有猜错,合作达成以后,力莱集团就会要求药厂大力生产利润高且销量高的日常用药,这样他们出货快,钱也赚的快。”

  “他们甚至有可能一下子给你们拿回够伱们药厂生产好几年的订单。”

  “如果你们遵守合约,他们就赚这几年的钱,也赚得盆满钵满,如果药厂后来反应过来了,不愿意再受制于人,若是执意违约,光赔偿的违约金,也是一笔巨大的数额。”

  苏舒说完,郑东亮苦笑了一声,“你没猜错,你猜的这些合约后面都写上了。”

  苏舒没有看到后面,但是郑东亮看到了。

  “力莱集团在合约里写,甲方保证每年给药厂不低于一千万美元的订单。”郑东亮道,“只写了订单的金额,并没有写更多详细的内容。”

  若不是听苏舒说了这么多,这每年不低于一千万美元的订单会直接把大家高兴坏了,觉得这是力莱集团对外销售的实力和信心。

  这就是力莱集团给乙方画的一个好大的饼。

  “只说是一千万美元的订单,却不是说一千万美元利润的订单。”苏舒笑了笑,“两字之差,就天差地别。”

  苏舒说完,林国河既然除了苦笑,都不知道该不该生气了。

  力莱集团这份初稿可以说是在踩着乙方的智商和见识碾压。

  苏舒只看了前面一部分就发现了这么多问题,那后面苏舒没有看到的内容呢?又还有多少坑挖着等着他们跳?

  “我不是法律专业,更多的我也不清楚。”苏舒叹了口气,“好在拖延了时间,给我们点时间,我查查资料,再找一下别人问问,看看能不能帮忙看出更多的猫腻。”

  苏舒道,“这份合约我们不可以采用,我们一定要自己拟定合约,主动权要牢牢的握在自己的手里。”

  林国河一听,忙问,“你有认识这方面的能人?”

  “我不确定,我得先去问问再说。”苏舒需要点时间回别墅去查资料,最好能联系上法律专业的校友找他们帮忙写合同。

  “成!我们还有时间,大家都想想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能帮上忙。”林国河道。

  会议结束,苏舒准备回,林国河几人准备回招待所,几人一起走。

  “苏舒,今天多亏有你。”林国河十分庆幸李老把苏舒塞过来了,“我们都太想当然了,先入为主都打心眼里认为力莱集团这么大的企业,应该是以诚信立足,投的是真金白银的钱,大家都是朝着共同赚钱的目标去奋斗。”

  如果不是苏舒的加入,力莱集团给的时间又这么紧,他们真的会被力莱集团牵着鼻子走。

  再加上法律和合约方面认知的空白,怀抱热忱之心对力莱集团相待,对美好未来充满憧憬,力莱集团挖的这个坑,林国河想了又想,都觉得自己这些人是避不开了。

  “人果然应该多读书多看报,要把眼界放开,把思想格局打开。”林国河感慨着。

  “林叔叔,以后会好的。”苏舒宽慰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