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2章 自筹小拍(2 / 2)

“啧啧,老先生画的这虬枝、鹤腿,刚劲有力,不愧是鹤王之作。”许胖子的专业虽然是历史,偏重西方历史和西方艺术史,但他本人对东方文物懂得并不少。

张俊采的鹤,堪称民/国一绝,他有外号“鹤拔贡”——张老先生是一九一零年的拔贡。

“这次去调景岭的收获,不止这幅画吧。”

许佳闻恋恋不舍的将中堂画卷起,重新塞进画筒中,转身问道。

“珍贵的东西不多,大多数是嘉庆朝的瓷器。对了,还有一套嘉庆朝的青花十二花神杯,还算不错,我准备出手。”卢灿的话,似真似假。

“青花十二花神杯?成套的?”胖子惊诧问道。瓷器成套,弥足珍贵。

嗯,卢灿点点头。他也想通过许佳闻的关系,看看能不能找到合适的买主。

一件古董,卖对人的话,价值能翻几番。就像两年去的那套卫景瑗的自作用壶,如果不是卖给罗桂祥,怎么也不能卖出十二万港币的价格。

话说罗桂祥也没亏,他两年前带着这套“巨型茶壶”北上,用卢灿的那套理论,很是震慑一帮内陆制壶名家。

据说全国工艺美术协会,为这把壶还特意召开了会议。

内陆以顾景舟顾老为首的一批人,竟然还真的在荣昌县找到了有关此壶的记载。罗桂祥在会议上大出风头,很慷慨的将这套壶,赠送给荣昌陶壶博物馆。

罗桂祥看似豪爽,事实上他并没有亏。回港时,带回了两把顾老亲手制作的大梅花壶。

顾老的这两把壶,一二十年后上拍,每把都会上三百万港元。当然,罗老的人品还是杠杠的,在他去世前的遗嘱中,他所珍藏的壶具,全部赠送给各大博物馆。

这就是古董交易中,人脉的作用——那套巨型卫景瑗的茶壶,如果卢灿带到内陆,估计都没人理睬。

“那可是好东西!”许佳闻没提去看看这种比较过分的要求,他揉了揉胖脸,“好东西为什么不珍藏?干嘛要出手?”

“最近不是要筹钱吗?”卢灿揉揉眉梢。

许佳闻误会了,他以为卢灿不想让家中掏钱,自己为了拍卖公司筹款。心中倒是对卢灿佩服起来。他已经和许家耀、罗大伟等人联系,这三人,都还需要家中做主。看看人家,自己动手筹款,根本不受家中制约。

“你说说还有那些东西准备出手?我帮你想想办法。”许佳闻谈正事的时候很认真,坐在卢灿的对面问道。

这次从调景岭带回来一百四十多件古董,卢灿除了那套康熙青花五彩花神杯、乾隆朝三大件、未曾开封的嘉庆碟子,以及三本宋刻本,一本明刻本、元代青花双鱼大盘需要珍藏外,其它的都准备出手。

这其中谭卫东家的四件珍稀珠宝首饰,还有他在调景岭收回来的其它玉饰,都已经处理给纳徳轩,拿到了八十万港元的支票。

现在还剩下近百件古董。

这些自然不能都告诉许佳闻,卢灿从中挑出二三十件,和他说了说。

“要不……我们做个小拍吧。”许佳闻捏着下巴,筹谋片刻,突然说道。

“小拍?你是说黑市小拍?”卢灿抠抠眉梢,这倒是个不错的主意。

与正规拍卖会不同,黑市经常有私下拍卖会,邀请买家来拍卖。黑市小拍,价格上要优惠点,但处理物件速度更快,要比自己一家家去卖那些嘉庆朝的瓷器,容易太多。

“你傻了不是?这些可都是你的收藏,怎么就成了黑市?”许佳闻鄙夷的瞟了他一眼。

哦,还真是!口误口误。卢灿尴尬的摸摸后脑勺。

“三十来件物品,做小拍,数量倒是没有问题。”许佳闻确实很有生意头脑,很快便琢磨开来。他站起身来,来回转悠两圈说道,“唯一的问题是,你的拍品太单一,只有嘉庆朝的瓷器,诱惑力不够。”

呃,这是现实问题,也是卢灿刚才没说清楚,他连忙灿灿的说道,“我还有十来本明清时期的刻本,也可以……”

“另外,我这两年还收了几幅字画,其中一幅《董其昌纪游》,也可以……”

许胖子眼睛睁得溜圆,抓着他的肩膀,使劲摇晃,“你小子,到底还有多少好东西?”

好东西?这两年可没少收集,可哥们不能和你说啊,否则你会跳楼的。

“就这些了,没了,没了!”

卢灿连忙掰开他的手腕,这姿势要是被阿玉看见,还不得误会?

“如果可以,你家的古玉应该还有吧,弄两枚放在其中,拍品就全了。对了,这幅张俊采老先生的中堂画,就对不起吴文藻老教授了,也上拍吧。”许胖子此时,完全没有一丁点二世祖的味道,极其精明能干。

这些家族子弟,真不能只看其外表。

卢灿甚至都觉得,自己如果不是两辈子的经验,在经营方面,无论是郑光荣、田乐群还是现在的许胖子,都能甩自己两条街。

“这次小拍,我拉上许家耀、罗大伟,一起帮你邀请,组织。”许胖子信心满满的说道,“就当这次小拍,是我们成立拍卖公司之前最好的实战演练。”

真是好人!

“那我……干什么呢?”卢灿问道。

“你呀……把东西准备齐整,今晚带到这边的保险柜。”许胖子指了指保险柜说道,“上小拍之前,怎么着也让我们两眼吧。”

嗯?这好办。卢灿正准备点头,又听见许佳闻说道,“哥们这么辛苦,怎么着也不能让我吃外卖吧。走,去闽粤酒楼。”

闽粤酒楼在中大南门外,沙田目前最好的酒楼。

这个死胖子,就知道吃!